皇帝|其他汉朝皇帝都是汉某帝,刘秀却是汉光武帝,他为啥如此独特?

“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 指的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光武”是他的谥号 , 而他的庙号是“世祖” , 所以在《资治通鉴》这种编年体通史中 , 对他的全称是“世祖光武皇帝” 。
为什么其他的汉朝皇帝 , 比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 , 中间都是一个字 , 而刘秀的“汉光武帝”中间有两个字呢?实际上 , 两汉的所有皇帝中 , 除了刘邦 , 其他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是两个字 。刘秀谥号的独特 , 不在于字数多少 , 而在于所代表的含义 。
皇帝|其他汉朝皇帝都是汉某帝,刘秀却是汉光武帝,他为啥如此独特?
文章图片

下面我们重点看看谥号 。
起初 , 谥号的字数并没有严格限制 , 经常是1-2个字 , 以春秋战国时为例 , 我们熟悉的单字有秦孝公、楚庄王、魏文侯等等 , 俩字的有秦昭襄王、赵武灵王、魏安鳌王......
汉代所有皇帝的谥号 , 除了刘邦是单字外 , 其他都是两个字 。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 , 下葬在长陵 。其后 , 皇太子刘盈(汉惠帝 , 当时还没正式即位)和群臣们商量怎么给先帝上庙号、谥号 。众人认为:“帝起细微 , 拨乱世反之正 , 平定天下 , 为汉太祖 , 功最高 。”即刘邦时成为汉朝开国祖先 , 庙号是汉太祖;他的功劳最高 , 所以谥号是“高” 。
因此 , 刘邦的正是头衔其实是“太祖高皇帝” , 我们可以称其为汉太祖 , 或者汉高帝 。比如《汉书》中就是用了《高帝纪》这一叫法 。
那为啥后世都叫他“汉高祖”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头呢?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 , 在历史上太有影响力了 , 他在里面用了“高祖”这个称呼 , 逐渐被后世当成了习惯 。
皇帝|其他汉朝皇帝都是汉某帝,刘秀却是汉光武帝,他为啥如此独特?
文章图片

而刘邦之后的所有汉朝皇帝(那些有始有终、没被废除的) , 谥号都是两个字 。汉惠帝其实全称是“孝惠皇帝” , 汉文帝——孝文皇帝 , 汉武帝——孝武皇帝 , 东汉的汉明帝——孝明皇帝......后世为了方便 , 就简称为汉X帝 , 省略了“孝”这个通用字 。
汉代帝王的谥号基本是比较客观的 , 严格按照了当初周公旦制作的《谥法》 。以“文”为例 , “经天纬地曰文 , 道德博闻曰文 , 学勤好问曰文 , 慈惠爱民曰文 , 愍民惠礼曰文 , 赐民爵位曰文” , 这些解释用来描绘汉文帝刘恒 , 可谓无比贴切 。
“武”则对应这些解释:“刚彊直理曰武 , 威彊敌德曰武 , 克定祸乱曰武 , 刑民克服曰武 , 夸志多穷曰武” , 看完这些字眼 , 是不是感觉非常符合雄才大略、建章立制、几乎一辈子都在对外用兵的刘彻?
那么 , 除了刘邦和刘秀这两个开国者 , 其他汉朝皇帝谥号里为啥都有个“孝”字呢?
皇帝|其他汉朝皇帝都是汉某帝,刘秀却是汉光武帝,他为啥如此独特?
文章图片

汉代以孝治天下 , 有两层用意 。
其一 , 体现帝位的合法性、正统性 。
刘邦、刘秀作为两汉的开国皇帝 , 他们平定战乱 , 让天下回归安定;让人们安居乐业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他们的天下来得堂堂正正 , 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 具有高度的号召力、向心力 。所以后面的帝王推崇“孝” , 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帝位是基于对开国祖先的“孝道”;承认他们的帝位 , 则就是让他们尽孝道 。因此 , 历代皇帝的帝位就因此具备了高度的合法性、正统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