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喋血柯尼斯堡:坚守失败,拉施将军选择投降!希特勒:抓其家属

“巴格拉季昂”战役结束后,德军在东线的战局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面对苏联大军的步步紧逼,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他已经在柏林“如坐针毡” 。在此之前,希特勒从来没有想过: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既然有这么一天会成为苏联人的剑指之地 。
加里宁格勒|喋血柯尼斯堡:坚守失败,拉施将军选择投降!希特勒:抓其家属
文章图片

迷茫的德国将军
不过,就在柯尼斯堡城市保卫战打响前,苏军方面却突然出现了放慢进攻节奏的迹象 。原来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长期苦战,苏军各部士兵们其实已经疲惫不堪 。而且苏军士兵认为:攻打柯尼斯堡,将会是和“斯大林格勒”那样旷日持久的城市攻坚战 。
德军指挥官拉施将军赶紧利用这一难得的喘息之机,迅速把手上的兵力全部组织起来:很多从外围前线败退到柯尼斯堡市区的大批德军“散兵游勇”,他们也在拉施将军收拢之列 。仅仅8天后,拉施就在一些战斗力尚存的德国军官和士兵基础上,利用城内充足的物资迅速重新武装,成功组建了8个步兵营 。
此时,拉施将军反倒觉得自己心中踏实了些:他好像很享受“独自处理整个战局”的感觉 。随着柯尼斯堡的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城内的商店、电影院和商业机构都重新开门营业,报纸恢复出版,柯尼斯堡德军的士气也开始回升 。
加里宁格勒|喋血柯尼斯堡:坚守失败,拉施将军选择投降!希特勒:抓其家属
文章图片

德军的绝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歇后,苏军对柯尼斯堡的进攻号角还是吹响了:柯尼斯堡外围激战中,苏军遭遇到了德军的顽强反击,双方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 。
战斗中,甚至苏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这位苏军高级指挥官竟然都进入了苏军阵亡人员名单
最终,苏军还是将柯尼斯堡城市外围德军彻底击溃!因此,所有德军全部被压缩在柯尼斯堡市区和市郊 。
攻城战打响,苏军低估了德国守军兵力,4月8日终于掌控战局:
到4月1日时,柯尼斯堡外围一百多公里长的包围圈,已经挤下了18个苏军步兵师 。但是兵力过多也容易引发指挥系统混乱,于是,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又将苏军各个攻击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改编,并组建了几个城市突击团 。
加里宁格勒|喋血柯尼斯堡:坚守失败,拉施将军选择投降!希特勒:抓其家属
文章图片

这些苏军突击团都以突击工兵为进攻核心,并配属2个反坦克炮班,1个重迫击炮班和5辆坦克和3辆自行火炮,而且每个突击工兵连会得到一部无线电,在战斗中可以随时呼叫炮火和空中支援 。
而德军为了能固守东普鲁士这座最后的要塞,希特勒也是投入了重兵:一共有四个德军步兵师和2个精锐重坦克营驻守在泽姆兰半岛 。
而驻守柯尼斯堡的德军则有5个步兵师加2个步兵团,另外还有2个警察团和12个民兵团,33个坦克和突击炮排 。装备有4000门火炮,196辆坦克和突击炮,以及155架作战飞机 。
加里宁格勒|喋血柯尼斯堡:坚守失败,拉施将军选择投降!希特勒:抓其家属
文章图片

对于德军来说,他们最依赖的当然还是柯尼斯堡的三层城防系统:最外围一层防线拥有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最大限度地挫伤苏军的进攻锐气 。第二层郊区防线则是由钢筋混凝土碉堡,街垒和民房一起组成 。第三条防线就是柯尼斯堡的市区,为了阻止苏军占领市区,德军当时已经将十多座古老的城堡和无数民房改造成火力点 。
1945年4月6日,伴随着苏军排山倒海般的炮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14万苏军士兵,5200门火炮,52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作战飞机1600架,正式打响了柯尼斯堡城市攻坚战 。
但是,苏军却大大低估了德军防守力量:苏军以为柯尼斯堡的德军仅剩6万人,但实际上柯尼斯堡附近还有13万德军(城区约3.5万人),108辆坦克和120架飞机 。柯尼斯堡的德军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着顽强抵抗,他们虽然坦克燃料不算充裕,但足够使用,就是弹药比较缺乏 。加上当时天气不好,苏军空军无法提供支援等原因,这天苏军的攻势并不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