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败给吴佩孚,张作霖励精图治,重用3人,仅两年反败为胜

1922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爆发战争,史称第一次直奉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奉军和张作霖一败涂地,不得不退出山海关以外 。
不甘失败的张作霖,一方面宣布东三省实施联省自治,一方面励精图治,整顿实力,意图东山再起 。
张作霖非常明白,自己只是个武夫,上阵打仗可以,要治理后方,实在有心无力,而后方基地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前线作战的支撑,就像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在前线作战,萧何经营后方,刘邦没兵没钱时,萧何源源不断从后方输送过来,最终赢得最终的胜利,张作霖心知肚明,自己就缺萧何那样的人物 。
张作霖|败给吴佩孚,张作霖励精图治,重用3人,仅两年反败为胜
文章图片

在王永江努力下,奉天的风气大改,经济也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这里要说的是,张作霖对于这个自己的管仲、萧何,非常信任,从不干涉 。
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的军队一败涂地,很大原因归咎于军队素质不行,奉军中许多人是“胡子”出身,这些人军纪涣散,战斗素养也不行,远比不上曹锟、吴佩孚的北洋精锐,因此,必须将军队正规化 。为此,张作霖下令成立陆军整理处,来整顿和训练军队 。
陆军整理处的具体工作由整理处副总监姜登选和韩麟春来办 。姜登选,直隶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在保定军官学校任职 。韩麟春奉天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在大清军械部门以及讲武堂任职,还担任过驻美武官 。两人对现代军事都有足够的了解 。
【张作霖|败给吴佩孚,张作霖励精图治,重用3人,仅两年反败为胜】姜韩两人上任后,随即对东三省所有军队进行整编,裁撤老兵油条,招募新兵,补充血液,将师一级全部撤销,改为旅级,增强部队灵活性,以郭松龄的第三旅,第八旅为样板,进行军事改革,军校生替代“胡子”出身的中下级军官,完善战斗中的军官补缺,招纳全国的军事人才 。为了招募,吸引全国的军事人才,姜韩两人还开出了个优惠条件——有机会带兵 。完善军法制度,加强训练和演习,统一后勤等等 。
张作霖|败给吴佩孚,张作霖励精图治,重用3人,仅两年反败为胜
文章图片

在姜韩两人整顿下,奉军上下焕然一新,军事素养得到大大提高,至于优秀军事人才,就更多了,后来著名的抗日将领,广西人何国柱就是这个时间段加入奉军的 。
要想打胜仗,单提高兵员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武器,这点张作霖完全明白,因此,他不遗余力,不惜血本从国外购买装备,东北空军就是在他亲自监督下成立的,当时从法国、意大利等国购买了不少飞机,他还从法国购买了一些雷诺坦克 。可惜的是,这些装备在九一八事变后,大多数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
张作霖|败给吴佩孚,张作霖励精图治,重用3人,仅两年反败为胜
文章图片

从外国采购武器,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张作霖又下令建设自己的兵工厂,在这个背景下,东北兵工厂横空出世,而主持兵工厂建设的是前面说的韩麟春 。
在建设兵工厂的时候,日本人提供了大量机器设备,不过,在人力方面,张作霖则拒绝了日本人的兵器顾问团,而是从德国、捷克、国内挖来人才,当然,待遇是非常丰厚的 。
张作霖这么做,是不想所有的一切被日本人牵制 。在韩麟春努力下,经过短暂建设,东北兵工厂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号称东方第一,这个厂不仅能够生产枪支弹药,还能造炮,包括口径达150毫米的重炮 。可惜的是,九一八事变后,这个耗费巨资打造的兵工厂协同大量武器,都落在了日本人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