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权益|监管新政下,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该走向何方( 二 )


“不是不想交,而是舍不得”要求公司缴纳五险一金,已经当下是找工作时社会福利的基本常识了,但对于这些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情形却有所不同。
一位广州的出租车司机告诉鹿鸣财经,他几乎全月无休地工作,除去油钱、保险等开销,每个月的收入大约在9000左右,公司不给缴纳社保,他们只有自行缴纳,但到手就少了。
“我们现在仍然住在出租屋里面,老婆又是8月份的预产期,未来的开销挺大的,所以想拿到手的多一点。”这位司机师傅说。
受制于各方面现实因素,如果公司和平台不为劳动者们缴纳社保,那么多数灵活就业人员自己也不会自行缴纳。
但如果没有基础保险,当突发状况发生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多重压力。
在北京工作的网约车司机孙师傅就表示,此前他的一位同事就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在乘客身上,但同事自己却承担了全额赔偿。
司机害怕口碑受损,只好自行承担赔偿,如果受到人身伤害无法工作,又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这时基础保险就显得无比重要。
所谓偶然的突发情况却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少,一份调查显示,43.32%的快递小哥有时会遇到交通安全问题,10.87%的一直以来都有交通安全问题。
我国有超7亿就业人口,而其中缴纳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17亿人、2.68亿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灵活就业人员这部分权益是缺失的。
目前针对全行业的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
政企合作,零工经济健康发展迎良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离不开国家、企业的协同合作。
此前,人社部就要求各地开放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有企业已经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关注。美团外卖就建立了平台和骑手的双向沟通机制,搭建骑手恳谈会、产品体验官等沟通渠道。7月17日,美团宣布成立骑手服务部,更好的支持和保障骑手服务工作。
另外,美团也在加强改善骑手们的工作环境,包括加快铺设智能取餐柜以及推广智能安全头盔等穿戴设备,这与文件中政府要求的改革不谋而合。
从人社部意见的劳动关系三分法,以及到市场监管总局针对骑手权益保障的意见,整体对于外卖平台而言更是一个健康积极发展的有利信号。
一方面对于新业态灵活用工的合法性进一步得到了确定,国家进一步扶持和保证就业稳定的态度没有变化;另一方面,对于这类群体的社保政策,国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解决办法,并没有强制一刀切,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零工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应该是政企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对于涵盖各行各业,人数高达2亿人的灵活就业群体而言,政府和企业应该以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保障细则,协同合作让“灵活就业”发展为“灵活保障”。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鼓励支持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积极发挥稳定和扩大就业作用。该文件的出台,是在支持、肯定新业态的基础上,提出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方案。
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了我国劳动人口的4/1,其劳动权益的充分保障,将对整个行业稳定性,以及社会福祉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
中研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人社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4——悬停城乡间的蜂鸟》
【 人员权益|监管新政下,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该走向何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