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北伐,三年一轮回一直在等待,诸葛亮究竟在等什么

被误解的诸葛亮北伐,从未穷兵黩武,反而都在休养生息
诸葛亮是谁大家都耳熟能详,标签也一串串,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统帅、战略家 。
如此层叠递进的标签,配合一个千古忠臣的光环,成就了几乎被神化的诸葛亮 。
而这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隆中对》中体现的那伟大的战略眼光 。
一出隆中对,定鼎三分势 。
诸葛亮|诸葛亮北伐,三年一轮回一直在等待,诸葛亮究竟在等什么
文章图片

(培养刘禅)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时不我待,但也要一步一个脚印而已 。
虽然同为地方割据政权,但蜀汉的实力仅一州之地,对手曹魏的实力却十倍于蜀汉 。
即便中原战乱民不聊生,可巨大的体量差距,让时间依旧属于敌人哪一方 。
忍了五年的诸葛亮,目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对面的敌人虽然也在休养生息,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
所以这等待的五年,就是为了有一战的资本,同时也为了有稍许获得成功的可能 。
不等就打,这机会就微乎其微,甚至没有了 。
小小的益州,拼人口,拼人才,拼产出,有一样算一样,都没得比 。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诸葛亮其实也一直在等这两件事的发生!
第一件事:等曹魏的内乱 。
第二件事:等东吴的配合 。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就如他在《隆中对》中所言的一样: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
那么当时曹魏的情况如何?
就曹魏而言,他们也需要时间恢复国力,而且战略上的威胁比蜀汉要多得多 。
在诸葛亮北伐之前的曹魏,内部经济恢复问题很严峻不说,外部的敌人也很多 。
南方东吴政权的存在,让他们在襄淮地区长期保留了十余万常备军以做戒备 。
北方鲜卑轲比能和辽东公孙渊同样威胁曹魏的安全,大量部队不得不处于时刻待命状态 。
西北方向也有羌人为患,这群时附时叛的羌人和曹魏并不同心,也需要兵力戒备 。
西南方向,还有死敌蜀汉的诸葛亮 。
曹魏的军事压力,可比蜀汉大的多,随军事压力而来的就是更严重的经济负担 。
曹魏日子不好过,四面受敌难以专注于经济恢复 。
这样的机会只有在三国早期对峙的时候才有,也是诸葛亮时代的特殊性决定的 。
有着这样的特殊性,才有了诸葛亮即便休养生息五年,依旧不大担心的因由 。
然后,第一次北伐开始了 。
蜀汉大军浩浩荡荡而来,给了曹魏很大很大的压力,知晓消息的魏明帝曹睿第一时间想的是,要不要御驾亲征 。
这就是诸葛亮带给曹魏的震慑效果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前期其实打得很顺,如果不出街亭失守这样的事故,诸葛亮拿下陇右,站稳凉州的战略目标有很大可能会实现 。可惜的是街亭失守了,原本的计划也就成了虚幻 。
诸葛亮也只能选择携民回汉中,等待时机,为此,他还愧疚于战败自贬三级,辞丞相位 。
诸葛亮|诸葛亮北伐,三年一轮回一直在等待,诸葛亮究竟在等什么
文章图片

(北伐北伐)
但失败之后的诸葛亮,并没有急于复仇,而是选择在汉中继续休养生息 。
至于广为人知的第二次北伐 。
爆发时间是228年冬,而爆发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北伐,而是为了配合东吴228年夏在石亭大胜曹魏的局部军事行动而已 。这次北伐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骚扰战,魏延大军就是去打酱油的,让曹魏紧张紧张,连粮草都没带多少 。
公元229年春的第三次北伐,情况和第二次类似 。
仅仅派遣了部将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战略目的也仅仅是这两个郡城而已,都没有进行大规模调动,依旧是骚扰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