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隆科多参与八爷逼宫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临终留的两道诏书制裁隆科多?( 二 )


而此时,张廷玉并没有甩出“杀手锏”诏书拿下隆科多,而是以舆论来反驳在场的八爷和大臣,为何呢?无非有几种原因:
第一,这份遗诏的时效性 。都知道这是康熙生前的遗诏,主要是让隆科多如实宣读继位遗诏,对隆科多没有完全的放心,而用这份遗诏给他戴上紧箍咒的,但这份遗诏只有康熙、张廷玉和他三人知道,雍正并没有知道有这份遗诏,如果张廷玉此时甩出“杀手锏”,隆科多必然会反咬一口,说是张廷玉伪造先帝遗诏,八爷他们见风使舵,话锋一转,张廷玉就会有口难辩,伪造遗诏可是要诛杀九族的,到时局面将无法补救,张廷玉小命也难保住 。
张廷玉|隆科多参与八爷逼宫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临终留的两道诏书制裁隆科多?
文章图片

第二,张廷玉没有兵权 。张廷玉本来就是文臣,没有任何兵权,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毕竟整个京城的防务都已经被隆科多和八爷他们掌控了,如果此时张廷玉拿出康熙生前这份遗诏,不仅没有拿下隆科多,反而让手握重兵的隆科多铤而走险,用武力相向,到那时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就连雍正皇帝都难于收场,所以张廷玉是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个时候提康熙诏书的事情 。
【张廷玉|隆科多参与八爷逼宫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临终留的两道诏书制裁隆科多?】第三,时机和局势不利 。张廷玉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人,所以他自此都在静观其变,况且今天说的“八王议政”的主题就是分割皇帝权利,即使拿出先帝遗诏,也未必好使,因为八爷是贤王,喜欢以理服人,他更看重的是舆论的走向,他试图说服雍正心甘情愿恢复“八王议政”祖制,所以张廷玉只能以争取舆论给八爷他们普及一下什么叫做“八王议政”,为的就是为雍正拖延时间,观察事情的进展情况,不到关键时刻不敢用 。
张廷玉|隆科多参与八爷逼宫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临终留的两道诏书制裁隆科多?
文章图片

第四,遗诏未必随身携带 。朝会主题是“八王议政”,张廷玉也没想八爷一伙会借机分割皇帝权利,妄想把雍正推下台,而且张廷玉根本没想到隆科多会背叛雍正,倒向八爷一边,即使张廷玉确认隆科多站八爷一边,但是整个京城现在都被隆科多的兵马封锁,连图里琛带的大内侍卫都被隆科多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换防了,张廷玉想返回去拿诏书是不可能的,没有隆科多的手令,此时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何况是没有兵权的张廷玉呢?
所以张廷玉只有用舆论来消磨时间,试图帮助雍正挽回局面,他的一席话也起到关键作用,让在场的人哑口无言,好在十三爷胤祥及时赶来,一来就与雍正眼神一对接,雍正就知道丰台大营可西山锐健营两营兵权已经掌控十三爷手里了,此时隆科多见势不妙,就要从后面溜走,但早就被有所准备的图里琛派人盯住了 。
至此,八爷一伙的“八王议政”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
张廷玉|隆科多参与八爷逼宫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临终留的两道诏书制裁隆科多?
文章图片

结语
张廷玉的祖训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即便他手里持有这道诏书,但以当时形势来看,也有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被隆科多反咬一口,既没有帮助雍正帝逆转局面,还给自己惹祸上身,所以只有以舆论来反驳八爷一伙,继续观察事情的进展,好在有十三爷及时赶来控制住局面,帮助雍正化险为夷 。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