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究竟传了几代?最后一代落得何种结局

【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究竟传了几代?最后一代落得何种结局】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清朝立国之初能获封爵位、或者获封勋职的异姓功臣们,基本都能得到“世袭罔替”的特权;但这种情况在顺治年间得以改变,“再有世袭罔替者,盖异数也” 。除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对阵殁殉难诸臣赠予“恩骑尉”世爵,并给予“世袭罔替”特权外,几乎再无特例 。
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究竟传了几代?最后一代落得何种结局
文章图片

正如梁启超对曾纪泽的评价,“身临危难,无一失体”,曾纪泽不愧为曾文正之子 。
光绪十六年四月,曾纪泽病逝于北京官邸,朝廷将其追赠为“太子少保”,并命其第三子曾广銮承袭“一等毅勇侯” 。
曾纪泽一生拥有4子,分别为长子(养子)曾广铨、次子曾广铭(六个月早夭)、三子曾广銮和四子曾广钖(八岁早夭) 。也就是说,也只有曾广銮有资格承袭曾国藩的侯爵,成为第三代“一等毅勇侯” 。
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究竟传了几代?最后一代落得何种结局
文章图片

曾广銮一直活到清朝灭亡以后的民国九年,清廷灭亡,爵位承袭自然也就终止 。也就是说,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只传承了两代,曾广銮极为最后一代“一等毅勇侯” 。
曾广銮以“正一品荫生”进入仕途,“花翎郎中衔”,也就是说曾广銮刚一进入仕途便有了正五品品秩,稍低于正厅级的行政级别,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司长 。巅峰时期的曾广銮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类似于现今的中纪委副书记;诰授一个正一品文职——“光禄大夫”,一个正一品武职——“建威将军” 。宣统年间,曾广銮还曾担任资政院议员 。
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究竟传了几代?最后一代落得何种结局
文章图片

公元1912年,清朝灭亡,曾广銮退职归乡,直至民国九年病逝 。
参考文献:《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实录·穆宗实录》、《曾纪泽本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