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金庸:明朝当然应该亡,明朝是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朝代
武侠泰斗金庸曾在《袁崇焕评传》中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
无独有偶,《百家讲坛》讲师、著名学者易中天也曾在品人录中说过,如果不带有民族歧视,我们都应承认康熙、雍正是中国的好皇帝,比明代的皇帝强很多 。
【明朝|金庸:明朝当然应该亡,明朝是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朝代】无论是明王朝,还是任何一个王朝,在初期的时候基本都是国泰民安、强盛安定,到了后期也基本上都是腐朽无能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这些学者对明王朝如此愤恨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文章图片
明朝统治是否腐朽不堪?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历史上有三个朝代曾发生过宦官专权,即东汉、唐朝和明朝 。
与之相比,明朝的宦官之祸更为严重,比如王振蛊惑英宗亲征而造成“土木堡之变”,再如刘瑾陷害忠良造成武宗朝的乌烟瘴气,又如“九千岁”魏忠贤祸乱朝纲导致穆宗失足落水等 。
然而,宦官专权只是明朝统治腐朽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耕地的减少 。
明王朝立国276年,但它的耕地面积却一直在减少,一是日益增多的明朝宗室开始征用农民耕地,二是军户田地被各地将领们私吞或变卖来谋取私利,三是明朝贵族们不需要交粮纳税,而不堪赋税之重的农民不得不将自己的耕地变更到士绅大户名下 。
到了崇祯皇帝时期,明朝耕地面积只有400多万顷,饱受压榨的农民要么选择转行,要么选择起义,无论哪种都会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 。
文章图片
明朝帝王的素质如何?
相比于唐宋时期的繁荣,汉朝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朝代,而且像汉王朝一连出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五个明君,也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望尘莫及的 。
说到明王朝爱民如子的皇帝,无非就是开创“仁宣之治”的明仁宗以及致力“弘治中兴”的明孝宗 。
然而,这毕竟是少数,明朝更多的还是奇葩皇帝,比如顽童皇帝朱祁镇、将军皇帝朱厚燳、炼丹皇帝朱厚熜、木匠皇帝朱由校等,尤其是有着“四十年不临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直接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曾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明王朝是从万历开始走向衰落的,这期间内阁首辅换了一拨又一拨,说这一时期是明朝最黑暗、最混乱的一点也不为过 。
因此,金庸先生的后半句是对的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文章图片
明朝就是一个封建王朝,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言人,经过长年累月的苛捐杂税及天灾人祸,再加上无节制地搜刮百姓,明王朝早已到了应该亡、必须亡的地步 。
只有这样才能将它留下的“病根”彻底消除,也才能真正解救百姓于水火,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最后说一句,作为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明王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骨气值得我们敬仰,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推荐阅读
- 金庸|郭靖发现襄阳城漏洞,第一时间报告给大宋相关部门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李弘|太子李弘出局:仁厚柔弱不意外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金庸|她是金庸笔下第一美女,却被意中人送给哥哥当作玩物,实在可怜!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
- 汤和|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汤和,在其死后,为何爵位被彻底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