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六十万关东军,在西伯利亚过着怎样的凄惨生活?( 二 )


在1956年战俘回国的时候,只有大概三分之二的关东军回到了日本,其余的都死在了西伯利亚的土地上 。
三、生活条件较好的战俘经历
也不是所有的日军都像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俘那样生活艰苦,前面提到的木内信夫就是一个比较幸运的关东军战俘 。
他在进入苏联之后并没有去往西伯利亚地区,而是被分配到了乌克兰境内的战俘营 。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要自己动手修建营房,吃的食物也十分单调 。
但是之后几年中,他们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农业生产,劳动条件也十分舒适,这让他们所在的战俘营很少出现战俘死亡的状况 。
而且在他们工作的地方,除了战俘之外也有许多当地的百姓 。他们对待日军战俘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善的,那里的孩子还会经常和战俘们一起玩耍,不少日军战俘甚至学会了基础的俄语,和当地的百姓建立起了友谊 。
其中还有一些战俘收获了爱情,这也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六十万关东军,在西伯利亚过着怎样的凄惨生活?
文章图片

乌克兰等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远远好于寒冷的西伯利亚,在工作几年之后,这些战俘的食谱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
日本战俘们已经可以食用大米粥,并且制作味增汤了,虽然这依然略显寒酸,但是比起西伯利亚的战俘餐已经算是很丰盛了 。
在苏联腹地的战俘集中营中,除了关东军战俘之外,还有许多欧洲国家的战俘也被关押在这里,他们之间经常进行友好的交流,还会不时举办体育比赛,这让这些战俘都成为了好朋友 。
不少日本人向欧洲战俘学习摔跤,又教会他们相扑的方法,两边经常组织对抗比赛,关系十分融洽 。
有了这些丰富文体活动的支撑,木内信夫身边的战俘大都保持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返回日本之后他们也很快就融入了家庭和社会,投入到了新生活之中 。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六十万关东军,在西伯利亚过着怎样的凄惨生活?
文章图片

四、结语
在二战的远东战场上,关东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最为强大的存在 。为了维持对于东北的控制,他们并没有加入到南下的侵略战争中 。
不过在苏联加入战场之后,不可一世的关东军遭受到了“降维打击”,实力的差距让他们只能选择投降,六十万俘虏后来成为了苏联建设的重要资源 。
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苏联将大部分关东军俘虏投放到了偏远的西伯利亚,他们只不过是苏联眼里的劳动力,因此其生活条件十分糟糕,大量战俘经受不住摧残死在了西伯利亚 。他们中也有少量幸运儿分到了苏联的腹地劳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是工作量依然繁重 。
有人说苏联方面对待关东军俘虏的手段太不人道,但是要知道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就是关东军的一部分 。他们在盘踞我国东北的时候对我国人民犯下了大量不可饶恕的罪行 。
这些战犯在苏联的生活固然凄惨,但那也只不过是为他们之前的暴行赎罪,并不值得人们的同情,我们最多只能送给他们一句罪有应得 。
注:
本文关于日本关东军战俘生活的内容,参考自木内信夫的《关东军战俘苏联拘留画集》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