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赵祯,世人都为他“惋惜”

前言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能堪称“仁君”,“明君”的皇帝,“寥寥无几” 。秦始皇一统六国,却被称为:“暴君” 。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基业,却始终摆脱不了“飞鸟尽良弓藏”斩杀大汉功臣的污点 。实现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也不免惋惜玄武门之变的恶果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也不免让人“寒心种种”,“仰文抑武”,更是造就了大宋示弱的悲剧 。而真正堪称明君仁君的,莫非大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是也 。
宋仁宗赵祯|“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赵祯,世人都为他“惋惜”
文章图片

众星捧月、君臣同治
宋仁宗是一个“施仁政”的好皇帝,更是一个爱“才”的好领导 。对于人才的喜爱,他“如饥似渴”,首先他知道要治理好国家,要“君臣同治”,就必须得有人才,眼光异常的独到 。宋仁宗十分的重视科举,达到了大宋朝的辉煌顶端 。而大宋朝“仰文抑武”的方略和历史,更造就了文人的天下,也造就了宋仁宗一朝“众星捧月君臣同治”的文人天下 。也成就了宋仁宗的“仁宗盛治”,成就了天下大治,成就了一朝盛世 。
唐宋八大家当中有6位出自大宋朝的仁宗一朝 。大文豪苏轼,苏洵,苏澈,三父子都是经过宋仁宗的提拔而“声名昭彰”、“名扬千古” 。而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曾巩、宋齐,这些文坛巨星也是经过宋仁宗的关爱,而成就了一世文坛霸业 。富弼,韩琦、文彦博、范纯仁,这些传世名臣也是出自宋人中的爱才之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都是宋仁宗亲自挑选出来重用的名臣 。
像沈括、苏颂,蔡襄,文同等等都是宋仁宗通过科举发现并提拔重用的人才,而大名臣包拯包青天也是宋仁宗挑选出来的人才,更是宋仁宗成就了包拯的一世清廉,成就了他的盛世名臣,成就了他不畏强权,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的风骨 。
像晏殊、范仲淹等名臣是宋仁宗一世造就的,横跨大宋朝一世,种世衡的钟家军、让大辽“闻风丧胆”的狄青均是出自宋仁宗的提拔和重用的,也守住了大宋朝的一朝江山 。
【宋仁宗赵祯|“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赵祯,世人都为他“惋惜”】所以真正的“君臣同治”在宋仁宗一朝才算是真正的“君臣同治”,才真正做到了“君臣同治” 。其他的王朝都是喊的口号,要真正做到“君臣同治”,君主要有多大的胸怀和魄力 。后世皇帝中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
无子继后
宋仁宗是幸运的,在任一朝人才辈出,君臣同治共同创造出了“”仁宗盛治的大治之年,但是宋仁宗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他膝下无子 。无人继承他的遗愿,无人继承他的先志 。人到中年的赵祯因膝下无子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确定为太子人选 。但在宝元二年因苗妃生子赵昕后,宋仁宗赵祯又将赵宗实送出宫 。
然而不久苗妃生的皇子赵昕夭折,宋仁宗痛哭三日,而后其他妃子所生的皇子也悉数夭折,宋仁宗赵祯的健康状况欠佳,且经历连失三子(赵昕及杨王赵昉、荆王赵曦)的创伤,心情沉重,朝廷内外对皇嗣问题深为担忧 。经宰相韩琦及大臣包拯、范镇、司马光等反复劝谏,宋仁宗赵祯于嘉祐七年八月正式立赵宗实为皇太子,赐名曙 。想一想当初宋仁宗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心里得有多痛 。
遗憾崩世
嘉祐八年二月,宋仁宗赵祯重病不起 。三月二十九日,宋仁宗赵祯于汴京福宁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 。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 。十月,葬于永昭陵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朝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抓着宋使的手,哀恸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此后,辽朝历代君主“奉其御容如祖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