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王”的男人:现代王室版赘婿的真实故事( 二 )


在军中服役期间 , 他最快乐的时刻之一是收到英国公主伊丽莎白写给他的书信 。自两人在1939年相遇后 , 这名少女的芳心已经明明白白地归属于他 。
“二战”结束后 , 菲利普回到英国 , 在位于威尔特郡的一所皇家士官学校担任海军教官 。
这位25岁的海军军官开始认真考虑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他和大英帝国的王位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的未来 。
菲利普亲王和伊丽莎白二世横跨大半个世纪的姻缘 , 缘起于一次意外的邂逅 。
1939年7月 , 英王乔治六世带着两位公主参观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 。当时 , 18岁的学员菲利普受命护送国王的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 。
年仅13岁、情窦初开的伊丽莎白公主对英气勃勃、一身戎装的菲利普王子一见钟情 。在去海军服役之前 , 菲利普被英王邀请到温莎堡度假 。随后 , 他又受邀到英王室在苏格兰巴尔莫罗的庄园做客 。等到那个周末结束 , 伊丽莎白鼓足勇气告诉父王:这位闪闪发光的年轻海军军官是她“唯一会爱上的男子” 。
但在乔治六世眼里 , 这不过是一个十来岁女孩一时的迷恋而已 。在随后出访南非时 , 他有意带上伊丽莎白公主去“见习” 。在旅途中 , 他正告这位王位继承者要学习耐心的功课 , 并建议她写信向祖母玛丽王太后寻求意见和建议 。
菲利普|“王”的男人:现代王室版赘婿的真实故事
文章图片

▲ 二战期间 , 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王后站在白金汉宫的废墟中
“我们都认为她现在考虑这事年纪太小 , 她没遇到过和她同龄的男孩子 。”乔治六世在给母亲玛丽的信中写道 , 但他随后又补充——“我喜欢菲利普 。他头脑聪明 , 很有幽默感” , “总是以正确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
自此 , 伊丽莎白公主和在军中服役的菲利普开始书信往来 。据说 , 公主每周都会给心上人写上三封信 。对这段罗曼史 , 年轻的菲利普则表现出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慎重——当时 , 英国的君主依旧是“日不落帝国”名义上的最高元首 。一旦和地球上最有权势的王位继承人结合 , 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政治、外交、国民情感的复杂问题 。身为希腊和丹麦的王室成员 , 菲利普仍是希腊、丹麦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之一 。
1946年 , 在“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夏天 , 25岁的菲利普经过深思熟虑 , 向乔治六世提出请求——允许自己与伊丽莎白成婚 。
为了解决这场婚姻可能引发的王权、外交和国家安全问题 , 菲利普于次年3月宣布入籍英国 , 同时放弃他所拥有的希腊、丹麦王室头衔和王位继承权 。此外 , 他也放弃了父家冗长的姓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贝克”) , 更改为更加英国化的母家家族姓氏——蒙巴顿 。
1947年11月20日 , 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宫举行了盛大的皇家婚礼 。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台对婚礼现场进行了录制 , 并向全世界2亿人转播 。这也是当时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转播之一 。
菲利普|“王”的男人:现代王室版赘婿的真实故事
文章图片

▲ 1947年11月20日 , 英国伦敦 , 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的婚礼图/澎湃影像
当时“二战”刚刚结束 ,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英国国内几近废墟 , 物质极度匮乏 , 连王室成员也得遵守配给制 。但是 , 即将到来的伊丽莎白公主的婚礼却给元气大伤的老帝国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 英伦三岛子民乃至英联邦海外属地的民众都一片喜气洋洋 , 报纸头版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王室婚礼的报道 。不少纺织和成衣制造商给伊丽莎白公主寄去了额外的布料 , 让她可以缝制用于大婚的礼服 , 而英国众议院也为公主特批了用于婚礼的布匹额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