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进藏先遣队历经雪盲症、断粮等重重苦难
进入藏区之后,将士们除了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还遭受了雪盲症的侵扰,由于长时间在烈日白雪中前行,大部分将士们都患上了雪盲症,不仅眼睛异常红肿,泪流不止,还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 。
卫生员徐金全把所有的眼药水都拿了出来,战士们大量使用之后却没有任何效果 。
先遣连的总指挥李狄三也患有严重的雪盲症,在睁不开眼睛,看不见路的情况下,还和战友们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根据先遣连的彭青云回忆:“有一天,大家刚走了不到5公里的路程,全连里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睁着眼睛带路的人了 。”
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由于实在疼痛难忍,有一部分战士开始用雪球来擦眼睛,意外的发现有止痛的效果,炊事班的小战士给眼睛抹上锅底灰,也发现有镇痛的效果 。于是,这些方法在连队里进行了推广 。
为了保护眼睛,一位蒙古族的战士用马尾编成简易的眼罩来遮挡雪光,发现有一定的效果,于是大家伙也学着做了一些“雪光镜”,集思广益之下,终于克服了雪盲症,部队才可以继续向前 。
先遣连的战士回忆道:“行军的时候大家都被吹得东倒西歪,目之所及之处全部都是雪,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但是冷不算什么,高原反应才是最大的威胁,因为海拔太高,严重缺氧,大家都开始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一些列症状 。”
不仅如此,就连一些马都开始流起了鼻血,很多战士都死在了高原反应之下,但更加残酷的是,这种非战斗牺牲才刚刚开始 。
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不久之后,先遣连遭遇了大雪封山,粮食供应被切断,尽管上级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打通运输线”,新疆军区副政委曾经组织了大批牦牛、毛驴、马匹进行了三次翻山送粮的行动,得到的结果都是民工牺牲,牲畜死亡,全部都以失败而告终,先遣连的战士不忍看见这样的牺牲,向上级领导请求不要冒险送粮了 。
1950年10月,先遣连到达了藏北高原的扎麻芒堡,收到上级领导的电报,命令他们:“停止再纵深前进,就地进行过冬备战,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坚持到春季部队会师 。”
因此地已有藏族同胞活动,上级还要求先遣连的将士们不可以拿藏民的一针一线,坚决不允许给增加藏胞负担 。
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而扎麻芒堡的海拔高度为4517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十度,冰雪覆盖的时间超过半年 。
这时的先遣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补给,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先遣连成立了打猎组,但是就算打到了猎物,也只能做成白肉汤,因为盐这类调味品早已经没有了 。
由于长期待在恶劣的环境之中,食不饱腹,严重缺氧、营养不良,很多人身体肿胀、溃烂,将士们的血肉之躯渐渐抵挡不住病痛的折磨,开始不断有人死亡,每天都有战士长眠在这里,最多的时候,一天竟然有11名战士牺牲 。在270天的坚守里,先遣连前后一共牺牲了63人 。
西藏|1952年,先遣连被定性为“叛国集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总指挥李狄三是最先受到病痛折磨的人,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战士们的情绪,他用绑绳紧紧捆住浮肿的双腿,直到后期病重的时候,才被大家发现 。即便已经无法站立了,他还拽着羊毛绳,爬着去看望战士们、鼓励战士们:“英雄主义是什么?英雄主义就是即便是死,也要笑着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