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初康熙年间有“三藩之乱”,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均是明朝的降将,在清朝入主中原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清朝实际上分封了四位藩王,还有一位就是定南王孔有德 。对于孔有德来说,因为作战失败,最终自刎,所以没有参加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乱” 。孔有德(1602年?—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 。相对于吴三桂,孔有德可谓更受清朝的器重,比如清朝两次对孔有德封王,这就是吴三桂都没有的待遇 。
清朝|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文章图片

顺治三年(1646年),孔有德被清朝授予平南大将军,而这,自然和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不相上下了 。在此基础上,孔有德率军进攻南明永历朝廷,从此孔有德开始单独统兵 。他占领了湖南地区,但是,孔有德在桂林被瞿式耜等人打败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南明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南明朝廷在联合李定国等张献忠的部下后,还是具备反击清朝的实力,并且取得了不少胜仗 。

顺治五年(1648年)六月,孔有德来到武昌候旨换防,其间金声桓、李成栋反清,各地清军向孔有德求救,孔有德却不发一兵一卒 。孔有德班师回京后,江南一带的形势趋于平稳,清廷又打算调三顺王南征,起初决定以孔有德守福建,尚可喜平广西,但是,尚可喜认为广西地处偏僻,情况复杂,有意推辞 。面对这一情况,孔有德却是“毅然以粤西为请” 。对此,在笔者看来,孔有德主动请缨,却是比较勇猛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次毛遂自荐,却最终导致自己走向了败亡 。
清朝|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文章图片

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这是孔有德第二次封王),率军二万出征广西,并携家镇守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孔有德能够消灭南明势力的话,那么,孔有德日后将会镇守广西,成为清朝的藩王之一 。因此,正是因为这一目标的激励,促使孔有德在尚可喜推辞之后主动请缨 。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清军破桂林,俘虏南明重臣张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孔有德住进了靖江王府,改为定南王府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孔有德在随后一年时间中几乎占领了广西全境,但表面风光的背后却是强弩之末 。因为在这个时候,南明将领李定国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李定国 。虽然李定国原先不是明朝的将领,但是,在明朝灭亡后,李定国却对南明忠心耿耿,以此抵挡清朝大军 。而这,无疑和出自明朝的孔有德、吴三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清朝|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文章图片


最后,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西宁王李定国率东路军收复湖南大部,并南下广西,直趋桂林 。同年六月,清朝定南王孔有德亲自率军前往兴安县严关,扼险拒守 。但是,让孔有德没有想到的是,明军以象阵大破清军,取得严关之战的胜利 。这场战役失败之后,孔有德狼狈奔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惶惶不可终日 。
面对仓皇而逃的孔有德,李定国显然没有给他喘息之机,而是乘胜追至桂林,将城池包围 。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南明大军登云梯攻城,孔有德额头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无路,便选择自刎而死 。在孔有德自尽后,其子孔廷训逃跑过程中被南明大军俘获,仅有一女孔四贞逃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