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照亮了黑暗却被黑暗吞噬,在美国吞枪自杀
作为一名作家,我要拯救那些被遗忘的人,为那些不能发声的人发声 。—张纯如
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都是中国古代王朝的追随者,不论是文化,还是官制,军制全部学习中国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同时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
文章图片
张纯如在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后,决定耗费数年的时间,去写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去向西方人宣传这段历史,让他们知道二战期间的中国,同样饱受法西斯的折磨,她觉得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张纯如的想法被朋友得知后,他们都很诧异,因为他们觉得张纯如用几年的时间去写一本当时在美国并不流行的书籍,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张纯如还是决定要这样做 。
1995年夏天,张纯如从美国来到了南京,开始对南京大屠杀的受难者进行采样调查 。事实和她想象的没有这么太大差别,面对伤痕累累的幸存者,听着他们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张纯如无数次流下眼泪,她自己似乎也回到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
让张纯如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不仅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连一些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一位日本采访人员在报道上写道:12月13日我看到了一场屠杀,一群俘虏站在城墙边,日本军人用刺刀一个又一个地刺向他们的胸部,这恐怖的一幕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
文章图片
在了解到大量事实和证据后,张纯如陷入了无尽的忧郁和痛苦中,巨大的精神压力,曾让张纯如一度中断写作,但是,查找自己的过程中,无意间看到一份日记后,张纯如又重新坚定了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公诸于世的决心,这份日记就是当时南京国际委员会成员之一的魏特琳女士留下的,当时的魏特琳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华群 。
在南京期间,张纯如每天的工作都超过十小时,为了撰写《南京暴行》,张纯如还收集了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德文的大量资料,以及大量没有出版的日记,笔记,政府报告的原始资料,以及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 。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让张纯如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一出版,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照亮了黑暗却被黑暗吞噬,在美国吞枪自杀】
文章图片
但是这件事也给张纯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很多不愿意正视历史的日本人对其进行指责和批判,还有些人对其进行跟踪,干涉她的正常生活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
推荐阅读
- 价值|回归需求,回归价值本源
- 知乎|微信视频号不排除收费,确实要让创作者挣钱了
- 配镜|第三次网上配镜也很成功
- 开发者|微软修改 MIT 项目原作者版权声明惹争议,原来是自动化脚本的错
- S焦点分析 | saas
- 金币|2021与什么值得买的点点滴滴
- 优惠力度远超黑五的boxing d加拿大现场报道 | trunk
- b站|双面人B站
- 颁奖典礼|终于等到了《2021年淘宝丑东西颁奖典礼》,让我们红尘作伴丑的潇潇洒洒
- 陈熙|今日头条推出“内容品鉴官”计划及多项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