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三藩之乱中,清朝和吴三桂鏖战五年,只为争夺这座城池!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 。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 , 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 。吴三桂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 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 提出“兴明讨虏” , 将矛头指向朝廷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 , 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 , 立国号周 , 建元昭武 , 大封诸将 。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最终 ,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 , 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 , 吴世璠自杀 , 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然初期的交锋取得了胜利 , 但是 , 清军没有趁势攻占岳州 。同年八月二十八日 , 康熙帝因岳州吴军防守坚固 , 难以进取 , 又调集士兵来作战 。但是 , 吴三桂一方继续加强了防守 。同年十二月 , 康熙帝命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 , 自江西攻长沙 , 夹击岳州 。但是 , 岳乐主张先定江西 , 后攻长沙 。因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在岳州之战的初期 , 清朝不仅错失了战机 , 更在进攻策略上出现了分歧 。而这 , 自然成为岳州之战僵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当然 , 这也是因为三藩之乱的初期 , 吴三桂一方气势正盛 , 所以在防守上更是十分卖力 。
其次 , 到了岳州之战的中期 , 双方的战役自然是日益激烈了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 , 岳乐率军包围长沙 , 并屯兵城下 。与此同时 , 尚善命所部水师在洞庭湖击败吴军 , 攻取君山(今岳阳君山乡 , 在洞庭湖中) , 逼近岳州 。值得注意的是 , 强攻城池的过程中 , 清朝也十分重视攻城为下 , 攻心为上的道理 。
文章图片
于是 , 清朝向吴三桂的将士和当地的百姓发出告示 , 晓之以情 , 动之以理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在这一过程中 , 清朝策动了多位吴三桂的部下 , 比如吴军大将林兴珠、陈华、李超等先后投降清军 , 这自然打击了吴三桂一方的士气 , 为岳州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明朝灭亡后 , 吴三桂先是联合清朝大军入关 , 然后又击杀了众多南明将士和官吏 , 甚至连南明永历皇帝 , 也死于吴三桂之手 。所以 , 在原先明朝将士和官吏的心目中 , 吴三桂本来就没有多好的名声 , 现在 , 又因为清朝大军的心理攻势 , 这导致吴三桂势力出现了离心离德 , 甚至众叛亲离的问题 。
到了岳州之战的后期 , 康熙自然要一举攻占岳州这座城池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 , 康熙帝下达诏书 , 责备尚善出师无功 , 令率所部驻长沙 , 而以岳乐统军取岳州 。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十八日 , 吴应麒总兵王度冲、将军陈珀等各以其舟师归降清朝 。在此背景下 , 吴应麒明白这已经是大势已去了 , 所以他收残卒 , 挟辎重 , 溃围奔长沙 。在吴应麒撤出岳州之后 , 清军遂收复岳州 。岳州攻占之后 , 清军直下湖南 , 长沙亦于数日后被攻克 。
推荐阅读
- 汉墓|一座千年汉墓出土“宛朐侯金印”,墓主亲历“七国之乱”悲剧收场
- 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全族64人为国殉难,为何背叛唐朝
- 吴三桂|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斩断满军八旗的脊梁,可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一个女人离奇失踪,三代皇帝接连寻找却一无所获
- 李世民|唐太宗依靠士族军团,开创了盛世,为何唐玄宗却引发了安史之乱?
- 张九龄|张九龄:续写开元盛世的名相,唐玄宗若听他的话,就无安史之乱。
- 安禄山|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定了?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真正的祸根是什么?安史之乱后,大唐真的不行了吗?
- 吴三桂|吴三桂如果乖乖放弃兵权领地,大清会善待他?吗?恐怕没这么简单
-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