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为何说 若得此人归附 胜过十万雄兵?

奢香夫人,出生于四川永宁,其父为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奢氏 。洪武八年,年仅十七岁的奢香远嫁贵州,为彝族吐司、贵州宣慰使蔼翠之妻,此后一直协助蔼翠处理各项政事,直到洪武十四年,蔼翠亡故,由于其子年纪尚小,不能理政,所以由奢香代为摄理宣慰使之职 。
洪武十四年开始摄政,至洪武二十九年病逝,在奢香十五年的政治生涯里,修龙场九驿、建水西十桥,沟通川黔、川滇地域,水西地区(今贵州鸭池河以西广大地区,包括毕节市大部分及六盘水市部分)与明廷的联系得到了空前的进展,彝汉文化的交流碰撞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彝文化得以注入新的活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
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甚至给予“奢香归附,胜过十万雄兵”的盛赞 。在其死后,朱元璋不仅“遣使祭之”,还下令在大方县城北500米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为其修建陵墓 。
这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无论是明朝进士田汝成的《炎徼纪闻》,或是当今的戏剧,如黔剧《奢香夫人》等,都是这样描写的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高瞻远瞩的伟大女性政治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身影 。
朱元璋|朱元璋为何说 若得此人归附 胜过十万雄兵?
文章图片

【朱元璋|朱元璋为何说 若得此人归附 胜过十万雄兵?】出于对传奇人物的敬仰而将其故事加以戏剧化,体现了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但是历史的真实也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还原了历史真相之后,英雄的形象才会更加的贴近人心,而不是遥不可及 。一如奢香夫人,尽管是出于人之常情,在朱元璋的逼迫之下,修建沟通川滇、川黔的驿道,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她功绩的颂扬与赞美,而是让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加的饱满,更加的真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