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清朝时,何人能对皇上自称“臣”,何人能对皇上自称“奴才”?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一群奇怪的人 , 是什么人?”结合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 及上下文得知 , 他讽刺的是奴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奴才往往是趴在地上“摇尾乞怜”的 , 是为了主子舍生忘死的 , 是没有原则、底线 , 处处维护主子利益的人 。然而 , 清朝的“奴才”却与现代的“奴才”截然不同 , 清朝官员以能对皇上自称“奴才”为荣 。
奴才|清朝时,何人能对皇上自称“臣”,何人能对皇上自称“奴才”?
文章图片

可见 , 乾隆区分“奴才”和“臣”的标准 , 不是满汉 , 而是文臣与武官 。乾隆的意思是 , 满族的文臣在禀告公事时要称“臣” , 奏请私事时 , 要自称“奴才” 。而汉族文臣则不分公事、私事 , 一律只能自称“臣”;而武官是最简单的 , 无论满汉、公私事 , 统统自称“奴才” 。
奴才|清朝时,何人能对皇上自称“臣”,何人能对皇上自称“奴才”?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说自称奴才是满洲属人制度的一个旧俗 , 而且这个制度也并没有延伸到不在“旗籍”的汉臣 , 但雍正皇帝偏偏是个另类 , 他不喜欢臣子自称“奴才” , 于是 , 在雍正元年八月十六日 , 他发布了一道上谕:“凡奏章称臣、称奴才 , 俱是臣下之词 , 不宜两样书写 。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 。”雍正一直觉得“奴才”这个词不雅 , 也不愿听见这个词 , 再加上他也懒得区分 , 所以他才颁布了这道谕旨 。
奴才|清朝时,何人能对皇上自称“臣”,何人能对皇上自称“奴才”?
文章图片

【奴才|清朝时,何人能对皇上自称“臣”,何人能对皇上自称“奴才”?】有一次 , 满洲镶黄旗出身的法海向雍正递交了一个请安褶 , 内容为:

奴才法海恭奏:
为请安事 , 奴才法海我跪请圣主万安 。为此谨奏 。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三
结果 , 雍正将aha(奴才)改成了amban(臣) , 并在上面写了hafan tu?an , 意思是“职务” , 最后 , 雍正又加了一个批示:如此得体 。可以说 , 雍正对奏文格式是十分讲究的 , 他这个行为很像老师批改小学生作业 , 有趣至极 。
因此 , 清朝的“奴才”与“臣”是一个意思 , 没有任何贬义 , 各位看官略作了解就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