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二 )



在清朝入关初期,对土地实行“圈地”政策,即把近京各府县的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和八旗 。在圈地过程中,多尔农凭借自己的权势,把本应属于镶黄旗的水平府(今河北卢龙)之地给了自己的正白旗,而在保定府(今河北保定)、河间府(今河北河间)、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等处另拨土地给镶黄旗 。多尔衮的这种做法当时在黄旗中曾引起不满,但到康熙时事情已隔20余年,由于拨土地引起的矛盾已被渐渐淡忘了 。而鏊拜为了笼络黄旗大臣,孤立、打击苏克萨哈,这时又旧事重提,立即引起正黄、镶黄两旗大臣的共鸣 。加之索尼一向与苏克萨哈不和,鳌拜遂于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指使两黄旗旗民上诉,要求更换圈地,意图造成八旗纷纷要求重新更换圈地的形势,给孝庄皇太后和康熙帝带来困扰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这时,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交章上疏,指斥鳌拜胆大妄为,随意圈换土地,给各地百姓带来灾难准,并予以抵制,要求中止此事 。户部尚书苏纳海也认为此事欠妥,并决定撤回已派出的有关官员,停止大量换地 。
鳌拜闻知了这些后,极其恼怒 。他知道,如果圈地一旦中止,他的威信将一落千丈,以后不可能成为首位辅臣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鏊拜决定对敢反对自己的这三个人下手,要置他们于死地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康熙帝心里清楚,这三个人本没有什么罪,只是因惹怒鳌拜才招致祸端 。他没有听信鳌拜的话,不同意判处他们死刑 。但是,鳌拜此时的权力欲已极度膨胀,他倚仗自己的权势,竟然不听康熙的旨意,而在暗中矫诏,将朱昌祚、王登联、苏纳海三人处以了绞刑 。鳌拜在杀了这三个人以后,就继续强行推行大规模的土地圈换 。这次圈换土地,给广大旗人和汉人带来灾难,而鳌拜却从中加强和扩大了自己的权势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圈换土地事件结束后,鳌拜的权力欲望越加膨胀,图谋取得启奏权和批理奏疏大权,使自己超过遏必隆和苏克萨哈,成为仅次于索尼的二号人物 。这时,鳌拜的野心引起了孝庄皇太后和年幼的康熙帝的高度警惕,对他开始产生戒备之心,处处小心谨慎 。同时,孝庄皇太后和康熙帝也开始对鳌拜严加防范起来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自从鳌拜挑起事端,重新圈换土地之后,朝内百官也惴惴不安,对四大臣辅政产生了恐惧和不安的心理,要求康熙帝亲政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样,围绕康熙帝亲政之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鳌拜在这场斗争中充当了一个不光彩角色,将自己的丑恶面目显露了出来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首先上奏要求康熙帝亲政的是刑科给事中张维赤 。他的奏疏得到百官的普遍响应 。在众朝臣拥戴的情况下,首席辅臣索尼也上疏康熙帝,奏请他亲政 。可是在随后不久,索尼就因病死了 。索尼的死,让鳌拜有些想入非非,他想乘机越过遏必隆和苏克萨哈,成为首席辅臣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康熙帝见鳌拜越来越专横,觉着辅政之制不能发挥原来的作用,反而对朝廷构成威胁 。于是,在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三,康熙帝以辅臣屡行陈奏为由,往奏其祖母孝庄皇太后,要求亲政 。在取得孝庄皇太后的同意后,定于七月初七举行亲政大典· 。
鳌拜|“巴图鲁”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为何最后还被平反追封?
文章图片

康熙亲掌朝政以后,由于鳌拜仍掌管批理章疏大权,尤其是依附有大批身居高位的私党,在朝中专权跋扈,左右政局 。所以,康熙帝实际上难以真正亲政,相反,却对爱新觉罗氏的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