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二 )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第二种玩法是组队。
有类似双十一、春节等促销节日流行的组队瓜分奖金玩法,也有组队对抗玩法,比如抖音的组队领红包,5人一组即可;再比如支付宝的“组队拼年龄”,邀请5人组队叠加年龄,目标也是赢取红包。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还有组队共同领取奖励,比如斑马AI课的组队领书,微信读书的组队抽无限卡等。
第三类提升用户分享的细节就是抽奖任务。
比如很多在线少儿教育产品的老带新都采用该类形式,基本逻辑为:用各种类型的积分兑换大转盘抽奖的机会,获取积分的任务包括“每周分享海报+邀请好友注册+邀请好友购买”。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再比如2021年最时髦的玩法是盲盒,快手就联合泡泡玛特开展了新年抽盲盒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为“集好运”,“好运”就是兑换抽盲盒的机会,任务除了“邀请抽奖+分享页面+邀请注册+分享视频”外,还有签到、关注等任务。
第四类提升用户分享的细节是对细微行为的弹窗提醒,这在邀请领现金类的玩法中比较常见。
比如,进入正式的活动页面会直接弹窗提醒分享,或者展示邀请坑位让用户分享,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多的天天零钱。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而用户分享成功后,还会弹窗提醒“群”或“群几率提升xx%”;如果关闭弹窗,还会提醒用户“邀请下列好友得xxx奖金”等。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如果继续关闭弹窗,可能会继续弹窗提醒你“差xxx就能拿到现金了”,而用户彻底离开,还会有弹窗继续提醒,展示带选项的页面,选择“继续推荐”或“离开”,比如饿了么的邀请红包。
红包|2000字,深扒互联网产品裂变增长设计中的魔鬼细节
文章插图
三、提升用户参与的细节邀请有奖裂变中,用户访问到分享的环节会产生流失,如何提升该环节的参与率,也需要细节上的设计,办法是尽可能让用户变得更积极,有紧迫感,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细节。
第一种细节是设计跑马灯,以向上滚动或向左飘过的形式,展示“xxx通过分享/邀请获得xxx元”等,营造火热、从众的感觉,在砍价、推荐红包等活动比较常见。
第二种细节是展示收益排行榜,名单上虽然能虚拟设计,但最好能取自真实的邀请数据,因为可以对排名设计额外的邀请激励,同时增加一些动效,吸引用户关注。
最后一种细节是突出倒计时,比如“距离活动截止”、“现金有效期”等,配合动效时钟和动态邀请按钮,目的也是吸引用户关注。
四、结语以上就是邀请有奖中全部的产品细节,如果可以好好应用,一定能取得出奇的裂变效果。
另外,所有产品细节均有心理学理论做支撑,比如从众效应、损失厌恶、对比效应等等,可见裂变设计也是心理学的应用过程。
所以作为增长人,一定要持续研究用户,积累相关知识,培养底层思维,这样才能发现自己擅长的增长手段有持续进化的空间,取得业绩突破,实现个人成长。
#专栏作家#独孤菌,公众号:野生运营社区(id:dugu9buba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专栏作家,野生运营社区合伙人,运营推广专家,《从流量到留量:让你的产品实现低成本持续爆发》作者,在线教育观察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