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弱宋”中的杨家将( 三 )


如果仅从戏剧效果而言,杨家将的故事中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不是男丁,而是女将 。她们形象俊美,贤惠善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关键时刻还上得了战场,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
可见民间文学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压倒历史 。这其中首席形象代言人,就是杨家老祖母佘太君 。她最早出场是在元杂剧中,一开始就是个艺术形象而非历史人物 。清以前的史料从未提及佘太君,其为杨业妻的说法亦不见于宋元正史,笔记及地方志中,明代成化时期的《山西通志》只记载了杨家三代,也没有佘太君之名 。但若据此说佘太君是完全虚构的,很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也不符合真实历史 。杨业一定是有妻子的,被尊称为“太君”也是够级别的 。
杨家将|“弱宋”中的杨家将
文章图片

到了清代,地方志开始出现有关佘太君的记载,由于这其中留存的历史空间太大,想象的空间也太大 。
据记载,杨业转战晋西北,在离石,临县一带驻屯时,迎娶了府州折家的女儿佘赛花 。折家自唐至五代再到北宋,一直是陕西府谷地区的豪族 。佘赛花的曾祖父曾任唐代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隶属于李克用 。祖父折从远公元730年被后唐明宗授为府州团练使 。
《宋会要辑稿》记述了另一个折太君,她是丰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 。夫人以谋略胆识辅助王承美屡立战功 。这个折太君与杨业、杨延昭为同时代人 。折氏夫妇守边四十多年,契丹闻之胆寒 。这个折太君抗辽、上状、进宫等活动与戏曲小说中的佘太君故事很有相似之处,其子文玉,怀玉跟杨家儿郎的名字也类似 。因此,戏曲小说里的佘太君,也可能是从王刺史之妻移花接木而来 。
杨家将|“弱宋”中的杨家将
文章图片

在戏曲,小说中,折太君,骨折的折被读成了赊的音,估计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但也有人说,将“折”改为同音的“佘”是为了图吉利,因为老杨家男女为大宋征战“折”的太多了 。佘太君作为杨家老祖,肯定非常珍惜自家的人力资源,也肯定为杨家征战出了不少好主意,但小说、戏剧中描写她百岁挂帅的情节,却纯属民间文学虚构 。您想,大宋代再没人,也不会让一个离休五十年的老人上前线 。
杨家将|“弱宋”中的杨家将
文章图片

关于穆桂英 , 我们下一章再说吧!
希望在日益繁华的世界 , 我们一起进步 , 愿心智化茧成蝶 , 愿我们越来越好 。
【杨家将|“弱宋”中的杨家将】感谢大家的关注 。如果您喜欢 , 请帮小编点赞、转发和评论奥!谢谢 。愿我们都有一个满意的人生 。明日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