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他随赵匡胤四处征战,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名将,而今为何被批是奸臣
【宋太祖|他随赵匡胤四处征战,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名将,而今为何被批是奸臣】他随赵匡胤四处征战,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名将,而今为何被批是奸臣
引言人的思维是无比复杂的,善恶的念头都存乎一心 。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然而《竹书纪年》中就有周公篡位的说法,而王莽如果坐稳了皇位自然也就不再是逆贼了,所以忠奸善恶又有谁能说得清呢?01
或许中国人因为长期受到评书、戏剧的影响,喜欢把历史人物脸谱化,认为一个“白脸”就只会争权夺利、坑害忠良,而“黑脸”就真的是铁面无私、一心为民 。比如最经典的白脸形象曹操,在百姓心中就是周瑜所说的“汉贼”,《三国演义》里还有他在袍袖上记下关羽对张飞评价的丑事,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就是他让北方从纷乱走向稳定,避免了更多的叛乱 。最经典的黑脸形象包拯,在戏剧里为了公正判案甚至大义灭亲,但真实的他同属士大夫阶层,与其他士大夫一起排挤狄青等一众武将,为阶级利益明争暗斗 。
文章图片
▲北宋皇宫沙盘模型
柴荣英年早逝,后周孤儿寡母不能服众,于是有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戏码 。当时潘美在陕西屯兵没能赶上这出戏,但是他很果断地支持了赵匡胤,再一次体现了他的反应灵敏 。果然,北宋建立后潘美受到赵匡胤的信任,还被列入开国名将配享太庙,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很会投机的人 。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开始了统一中原的步伐,潘美也就跟随赵匡胤一路四处征战屡立战功 。中原平定后,潘美还在征伐辽国的战争中守卫代州,打退了辽人的进攻,凭借这份功劳被封为代国公 。
03
潘美是一个将才,可以指挥单独一场战役,但是他资历浅,在军中没有太高的威信,算是赵匡胤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所以赵匡胤可以放心地任用他,自然“杯酒释兵权”的名单中也就没有潘美了 。这样一位大将,可以说正是君王最喜欢、用起来也最放心的 。
文章图片
▲赵匡胤陵墓——永昌陵
潘美的名声毁在宋太祖赵光义的两次北伐 。赵光义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好大喜功又没有兄长的才能,两次仓促伐辽都是惨败 。有这样的主帅,已经远远不是“猪队友带不动”那么简单了 。在错误的大方针下,潘美等将领再如何挣扎也不可能改变结局 。但是潘美还是得为杨业的死负责 。
文章图片
▲赵光义画像
当时潘美和监军王侁、手下将领杨业的任务是掩护撤退 。经过商议决定由杨业领兵迎敌,潘美在后面埋伏 。但是王侁在杨业出发后要潘美撤走,于是潘美就真的撤走了,结果导致杨业战死 。最后官方处理结果是王侁背锅,潘美罚酒三杯 。
文章图片
▲杨业塑像
在戏剧中,潘美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因此故意要害死杨业,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但潘美真的有这个动机吗?如果潘美真的是因为嫉贤妒能才害死杨业,那么纵观他的生平为什么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临时起意?只嫉妒杨业一个?显然是说不通的 。
有人会说如果不是存心害杨业为什么会放任杨业陷入绝境?只能说这种说法是有罪推论,但是相信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无罪推论,即拿不出证据就不能定罪 。
结语潘美作为主将在客观上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但是如果要从主观的角度来评判就真不好下定论了,除非有人能拿出潘美的日记 。而且要知道监军执行的是皇帝的意志,所以潘美听从王侁的指示行事从法理上来说是合理的 。可惜他一生功业,而今却被戏剧丑化成了一个奸臣 。
推荐阅读
- 金庸|郭靖发现襄阳城漏洞,第一时间报告给大宋相关部门
- 宋女士|你的快递我买了!上海快递员被投诉后,当面踩烂包裹怼客户
- 宋晓波|典型案例丨肖凡、周浩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艺术家|AI和区块链艺术家宋婷:加密艺术是数字原生市民的文化勋章
- 宋杰|部门充当“服务员”,企业拿到“军功章”
- 坐牢|林生斌会不会坐牢?宋祖德18年就质疑其行为,预言林生斌下场
- 宋水官|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多种需求“新电商”带来购物新体验
- 农产品|拼多多宋巍:打造兴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马云|前财经名记宋湘波走红,曾名校毕业前途无限,如今却靠捡破烂为生
- 宋湘波|他名校毕业才华横溢,曾跟马云同桌进餐,如今却靠捡破烂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