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网红编好评、直播间刷流量,专家:刷单炒信已成市场“毒瘤”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在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播放量”可以增长。从最初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刷单炒信这一网络黑灰产已经发展到影响商家生存的地步,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必须加以整治和清理。
在电商平台上,用户评价往往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参考因素。正因如此,一些不良卖家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更多交易机会,寻找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等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商品销量、提升用户好评度和店铺信誉。此外,一些商家通过邀请网络红人、知名主播等进行直播带货,以此提高关注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然而,网红、知名博主的好评,直播带货中的关注度、流量,可信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网络虚假宣传篇,对一些商家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以及直播带货中虚构关注度、流量等刷单炒信问题进行了曝光。
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
2020年底,浙江省杭州之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根据11家大众点评平台入驻商家打造所谓网红店的需求,招募大量大众点评平台网红、大V到店付费用餐。
这些网红、大V在用餐后,编造好评“作业”发布并予以高分点评。杭州之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对网红、大V的“作业”审核后,将餐费予以返还。该公司通过此类方式在大众点评平台内帮助相关商家提高了星级并大量增加优质评价,通过内容和流量双重造假,帮助商家欺骗、误导消费者。
无独有偶。广东省深圳市诺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4月起,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增加大V数量、小V到店体验、增加浏览量”等服务内容,承诺帮助客户提高在餐饮平台的星级和排名。
该公司利用不同账号登录操作,为平台内店铺虚假评价“五星”满分,而非实际到店消费者的真实评价。该公司通过虚假好评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上述两家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分别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1万元。
雇佣“水军”刷单炒信
近些年,刷单炒信日益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等特点,甚至形成黑灰产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刷单炒信这条产业链上,组织者、卖家和“刷手”是3大主要角色,在严厉查处卖家刷单行为的同时,还应严肃追究帮助刷单主体的法律责任。
在浙江省台州市,陈某在2018年、2020年前后分别注册了浙江小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番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辣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申请“企业QQ号”并雇佣员工21名,分设成“排单组、审核组、导购组、售后组”,运营刷单炒信工作。
同时,陈某还借助“小水滴”“大水滴”“猫头鹰”专用刷单软件,搜索有刷单需求的商户,分配“刷手”刷单任务,完成虚假交易,帮助网店经营者在平台的评价体系内获取更高的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误导消费者。
自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29日,陈某刷单2951750单,刷单商品总金额3.59亿余元,获利372.93万元。
陈某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0万元。
网店的好评、销量可以刷,直播间里所谓的粉丝量、观看量、点赞量也可以刷出来。一些卖家通过营造直播间的虚假繁荣,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非理性消费。
在江苏省常熟市,赖某莎于2020年12月开始与常熟市常福街道熊之达服饰商行进行合作,为该店铺销售的服装在抖音平台上做直播视频营销。
推荐阅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vf|车讯|大众2021年销量创10年新低;少年黑客称发现特斯拉软件漏洞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龙珠|投资大提速,2021美团拿下6个网红项目,15+科技公司
- 博主|小红书或推踩坑榜,网红种草这门生意还好做吗?
- 大众点评|王兴跟张一鸣不谈友情
- 点赞量|大众点评硬刚刷单公司!商标侵权获赔70万
- 差评|刷好评活该被罚!刷单公司被大众点评起诉:赔70万元
- 网红|电商黑马诞生,京东、淘宝、拼多多迎来强敌
- 评分|用户种草为何回归评价平台?基于豆瓣、亚马逊、大众点评的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