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二 )


识大体的胡宗宪得知大堤决口,亲自率军,与民众共同抗洪,最终牺牲两县,拯救了其他七县,不仅重创了奸臣的狼子野心,还顺藤摸瓜,将毁堤淹田一事的真相,传到了皇帝耳中 。
第二步棋,是费尽心思,找了个口碑极好的老师,到浙江对抗邪恶势力 。别看这位老师人到中年,没有一官半职,但他却是姗姗来迟的另一个主角——海瑞 。
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文章图片

这个中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清官,不仅有能力,更是一身正气 。
他就任后,先是微服私访,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向下帮助百姓借粮,度过灾年 。向上,力争调整政策,让人民获得实惠 。在安抚好百姓后,海瑞又与胡宗宪、「正义联盟」,共同并处置贪官,以绝后患 。
几番操作下,笼罩在浙江的「阴影」逐渐消散,朝廷的邪恶势力也遭受重创 。
正邪重新平衡 。《大明王朝》中,一场「通天」的对决,也正式拉开帷幕 。
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文章图片

从故事看,编剧刘和平与导演张黎几乎做到了极致 。朝廷争斗的主线,与浙江新政、沿海抗倭等支线,紧密相连,互相牵制 。
涉及到的每个人物,无论正邪,都刻画完整 。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观众看剧时可以带入到不同角色,在一个事件中,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对错 。
加上考究的政治斗争戏码,鲜明的正邪对立双方,精彩程度也不落下风 。
所以,简述前几集的故事后,烹小鲜(pengxx01)将从编剧、导演、演员等角度,试着分析《大明王朝》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所在 。
每一环,都值得当下的创作者学习 。
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文章图片

先看剧本 。《大明王朝》的编剧刘和平,是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 。他笔下的《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北平无战事》,都是历史正剧的扛鼎之作 。
接受采访时,刘和平曾多次提到,编剧的艺术是结构的艺术 。应用于《大明王朝》中,就是正邪的绝对对立 。
不止是前面提到的权力集团斗争 。剧集的两大主角嘉靖与海瑞,地位不相等,却处于正负两极 。他们的性格与行为,带动着整部剧的矛盾冲突 。所以刘和平写人物时,没有提纲,而是「随物赋形」 。
他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随着性格与内心所感,赋予人物灵魂与行为,再把人物「还给」故事,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靠着这个天才的方法,《大明王朝》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观众对于半虚构半还原的「历史」,也没有任何怀疑 。
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文章图片

刘和平
不过,想采取这个方法,必须要对历史有足够的了解 。刘和平在创作《大明王朝》时,就先查看史迹,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全方位了解「大明王朝」 。
他总结说,当时的人物,都无法避开「势」和「道」 。「势」是天下大势,通俗说就是历史大环境,无法因个人的意志转变 。「道」是心中遵从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
所以 表面是正邪对决,实际包含着海瑞「仁政理想」和嘉靖「君主专制」的思想斗争 。这是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始终不分胜负的对决,也是通过剧集,刘和平希望传递出的中华文化脉络 。
这份与其说写剧,不如说写史的初心,是当下难得的品质 。
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教科书——《大明王朝1566》丨理中客·经典剧集
文章图片

再看表演 。《大明王朝》选角时,陈宝国原本饰演海瑞,但看完剧本后,他对嘉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