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恩辅国公|清代所特有的宗室爵位——不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所特有的一种宗室爵位,这个爵位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一样,是清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管理宗室、调动皇族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国效力,同时节省宗俸、开源节流而特别设置的一种中等宗爵,下面就其最初设置的缘由、所对应的宗人身份以及日后的封授制度、待遇演变等等细节为大家详加叙述分析,以便朋友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清朝独特的宗室封爵制度 。
文章图片
崇德元年(1636年),太宗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正式称帝 。此后,太宗更定朝廷官制礼仪及宗室外臣爵位,其中宗室厘定十二等爵位,分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并明确规定自奉恩辅国公以上皆入八分,以下则不入八分 。这是“不入八分辅国公”的设立源头 。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开始了全国统治 。这时候,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清朝宗室王公的数量大大增加,其中获得奉恩辅国公以上爵位的宗室人数愈来愈多,参与旗份分配、议政国事的王公也一再增加 。而因为皇权的越来越集中,之前在关外时期所施行的“八王议政”、“王公共治”、“八分共取”制度也越来越不合时宜 。所以,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帝(其实是摄政的多尔衮)更定宗室授爵制度,不再不加区别考核就随意封授宗室爵位,而是改为“功封”、“恩封”、“考封”,只有立功、或者考核合格的宗室子弟,才能被授予高低不等的爵位,要么就是皇帝开恩,授予看上眼的宗室爵位 。并且除了“礼、郑、睿、豫、庄、克勤、顺承”七家世袭亲郡王之外,其余恩封爵位都要降等承袭(太宗长子豪格在和多尔衮的政争中落败、下狱瘐死,他的肃亲王爵位暂时没有被列入世袭行列,不过等多尔衮死后就恢复了) 。
【奉恩辅国公|清代所特有的宗室爵位——不入八分辅国公】
文章图片
这样,清中枢朝廷开始有意识限制和减少入八分王公的数量,以便于集中皇权,激励皇族子弟建功,并开源节流,避免宗禄过多而削弱统治权 。
顺治帝的诏命规定:凡恩封亲王,后裔降等承袭至奉恩镇国公,恩封郡王,后裔降等承袭至奉恩辅国公,皆可以入八分 。而自多罗贝勒以下,凡恩封者(其实都是恩封),后裔皆降等承袭至不入八分镇国公,恩封贝子后裔降等承袭至不入八分辅国公 。这样,清朝宗室中,就正式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宗室,并因此有着不同的待遇 。
顺治帝亲政后,大力加强皇权,打击之前专权的摄政王多尔衮及其党羽亲信,再一次对“宗室议政”、“八分旗份”等王公特权加以分化和限制,以前在太祖和太宗时期入八分王公的土地、财富、人口分配权逐渐被削弱和剥夺,失去了对清朝中枢权力的影响力 。同时,顺治帝加强了对入八分王公的礼遇仪制,使他们不至于感到被边缘化和利益被过多的损害 。
在顺治朝,各入八分公(包括镇国公、辅国公)除了继续享有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资格外(其实就是个荣誉性质,和当年后金时期的“八贝勒议政”有天壤之别,大致上属于人肉布景,给皇帝当好背景就行了),还能够获取:马车轮子用红色轮子(朱轮)、马缰绳用紫色(紫缰)、侍从护卫背特制的保暖水壶(背壶)、马车坐垫用紫色(紫垫)、朝冠顶戴用红宝石(宝石)、可以佩戴双眼孔雀翎(花翎)、马车上可以备用特制皮鞭(皮条)、府中可以使用太监(太监)等八种额外待遇 。因为恰好是八种礼遇,所以朝野也称有这样待遇的宗室公爵为“入八分公”,其实这种“入八分”,和开国时的入八分,简直是天差地别 。
推荐阅读
- 中国公司|怎么看腾讯减持Sea
- 小熊辅食机怎么样?小熊辅食机值得买吗?
- 小熊辅食料理机怎么样-小熊婴儿辅食搅拌料理机怎么样
- 亚马逊|这家在海外力压腾讯的中国公司,却逃不出山寨、内卷?
- 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的“烧脑”难题都解决了吗?AutoX CEO语出惊人
- 交易|线上生鲜电商发展瓶颈的出路在哪?——论共享采购对线上平台的辅助作用
- 智能生活|百度APP将虚拟数字人送到了用户的手上 为智能生活“打辅助”
- 玻璃|比对付华为还早!只叫本国公司去开会,福耀集团直接状告美国政府
- 特供版|被网友唾弃的Flash为何就是死不了?和一家中国公司有关
- 司法|青岛崂山区法院战略合作阿里拍卖 开启司辅本地数字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