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恩辅国公|清代所特有的宗室爵位——不入八分辅国公( 二 )
文章图片
另外,自顺治帝开始,入八分王公可以从分府时开始获取上三旗之外的其余诸旗人丁户口,作为自己的直属领民,入了八分的奉恩镇国公、辅国公一样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从皇帝授予的旗份中获取自己那一份领民和户口,这也是入八分公的特权之一 。
而没有入八分的宗室镇国公、辅国公们,除了不能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也享受不到以上的八种额外优待,更加没有旗下领民户口,除了一点俸禄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优厚待遇,如果没有担任差事,其实就是一个高等闲散宗室而已,毫无政治地位可言 。
还有,在朝廷大典和大朝会上,入八分王公都是单独排班,按照宗室班次制度和爵位高低,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组成朝班,参与陛见皇帝、大典行礼或者燕飨就座(隆重大宴),皇帝在诸项典仪中赏赐群臣财物,入八分公“赉必均及”,可以凭资格和其他入八分王公们一起平分赐物,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而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则不能参与御前班次,只能按照“在旗班次”(即所属旗份)参与大典和朝会,和本旗普通宗室一起列班陛见、朝拜、参与皇帝赐宴 。皇帝的赏赐则与本旗其他低级宗室一起分享(数量质量都不能和入八分王公相比) 。
在俸禄待遇上,入八分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倒是一样的,年俸都是银500两,禄米500斛(约三十吨带壳稻谷),换算到今天价值大约为二十七八万元,这个待遇其实不算太高 。而且不入八分辅国公不必在京当差,也不一定要居住在京师,如果在外地居住,则没有了禄米收入这一项,算起来只有二十万左右一年的收入,和如今一个普通企业白领也差不多了 。
文章图片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帝正式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一鸡肋制度,此后,无论入八分还是不入八分辅国公,都没有了名义上参与国政的权力,唯有“八种特权”才能区别他们之间的等级层次 。清代宗室“入八分”制度发展到这个地步,也仅仅剩下挂名作用,只用来区分宗室地位高低而已,和它建立之时的原本初衷相去万里,再也不复当年的意义了 。此后,若干位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们领着朝廷价值二十多万的年俸,悠闲而无聊地过着相对舒适的人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代代沿袭,直到清朝消亡后,才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褪去了贵族身份,走入了喧嚣变幻的尘世百态中 。
推荐阅读
- 中国公司|怎么看腾讯减持Sea
- 小熊辅食机怎么样?小熊辅食机值得买吗?
- 小熊辅食料理机怎么样-小熊婴儿辅食搅拌料理机怎么样
- 亚马逊|这家在海外力压腾讯的中国公司,却逃不出山寨、内卷?
- 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的“烧脑”难题都解决了吗?AutoX CEO语出惊人
- 交易|线上生鲜电商发展瓶颈的出路在哪?——论共享采购对线上平台的辅助作用
- 智能生活|百度APP将虚拟数字人送到了用户的手上 为智能生活“打辅助”
- 玻璃|比对付华为还早!只叫本国公司去开会,福耀集团直接状告美国政府
- 特供版|被网友唾弃的Flash为何就是死不了?和一家中国公司有关
- 司法|青岛崂山区法院战略合作阿里拍卖 开启司辅本地数字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