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高尔基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长期生活而形成的独特现象,文化可大可小,但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中华文化当中包含有酒文化,茶文化,京剧文化等,国外文化也可以包括宗教文化,贵族文化等 。从形式上看,这些不同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的等级差别,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区分 。
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不同的文化会形成非常多的特征 。在一些特定文化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名词 。这些名词只在某种特定的文化当中才有意义,脱离一定的文化背景时,这些名词往往会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 。
北京|北京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北京|北京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分别是什么意思?】北京城里的摔跤手们身材高大,而且身体非常的灵活,在街头表演摔跤时,人们就给这些人取了一个外号,管他们叫做“京油子”,这其实是对他们的褒奖,是在赞扬他们的技艺非常高超 。
天津城与北京离得非常近,在最初的时候,天津尚且不是一座城市 。随着北京城的发展,天津这里才逐渐形成了天津卫,顾名思义最初的时候,天津其实是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 。
善扑营的勇士们在天津也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风格,在与人摔跤之前,这些从皇宫大内流入到民间的勇士会用嘴巴舔一舔自己的手指甲 。外地人看到这种行为觉得非常的奇怪,“卫嘴子”这样一种奇怪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 。
追根到底,天津城里的摔跤手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动作,其实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指甲 。在摔跤的时候,人们为了赢得比赛完全顾不及许多,伤筋动骨是常有的事 。
北京|北京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可天津城里的这些人别的没学到,对自己的指甲确实非常的看重 。清朝皇宫里的那些贵族们也对自己的指甲很看重,不仅要将指甲卸得长长的,而且还要带上护甲,生怕指甲会被折断 。这样一种习惯也传给了这些摔跤好手们,他们在摔跤的时候时刻注意自己的指甲,生怕一不小心给劈了 。
最后就是保定城的“狗腿子”,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清宫善扑营的高手大部分都留在了北京和天津两地,到保定一代的人并没有多少 。可保定由于靠近北方,很早的时候就有摔跤的风声,一直以来民风彪悍 。在保定更是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摔跤手法,叫做“保定快跤” 。
在保定快跤的表演当中,有一种技巧非常的出奇,这就是勾腿 。按照摔跤比赛的规则,谁先将对方打倒在地即为胜利,勾腿就利用这样一种规则,趁人不备,快速将人掀翻在地 。虽然有一些攻击下三路的意味,可也确实让摔跤变得不再是那样傻乎乎的,而颇有一丝灵动 。
就这样,人们将保定城摔跤手们的这一绝招当成了他们的称呼,管他们叫做“狗腿子” 。京油子,卫嘴子和保定的狗腿子,这样一句俗语就流传了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三个地方,这句俗语也就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了下来 。
北京|北京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每一个地方的俗语都蕴含着一段历史故事,蕴含着一个地域独特的风俗习惯 。北京城的这句俗语就非常的传奇,从鳌拜到狗腿子,谁能想象得到,这其中竟然有如此这样紧密的联系 。要想到北方先生的扎下根,就必须实打实的去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也是北漂智能会遇见的一大挑战 。
总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摔跤这样一种表演技艺也不再为人们所需要 。虽然世界上仍然有摔跤表演,仍然有不少的人为了观看摔跤而不远千里寻觅摔跤比赛 。可这些人确实在越来越少,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文化的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