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在征朝之前,丰臣秀吉最初心有壮志,是想要重复自己老大哥织田信长的野望,欲将日本三岛的版图,扩大到整个亚洲,可在征伐朝鲜之后,却在中朝联军的抵抗下最终黯然落幕,特别是明军三边军队开始支援朝鲜之后,丰臣秀吉不得不在强大的大明王朝面前低头 。从一开始是势如破竹到被明军赶下海,可以说如果没有的大明的介入,朝鲜半岛将早300年落入日军之手 。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文章图片

久经战场的小西都这样,更不要说刚当上家主的黑田长政 。
他在稷山之战中让明军的勇将——杨登山都吓破了胆,此人“勇敢善战,临战必先登”,是明军中一等一的勇士“ 。其中归属长政旗下的武士毛屋主水武久在战后回忆录写道“我见过无数大军,但规模都没有比得上长筱合战的 。眼前的敌人比长筱合战的时候还多出数倍,如果我们逃跑,一定会被敌人追杀,全军覆没 。”让明军在 稷山之战中暴打的黑田长政甚至成为了日军中的笑话,而长政在稷山之战中的表现直接让他父亲黑田官兵卫脸上无光 。“甲斐守(黑田长政)之军多死,耻而隐讳云”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文章图片

头号明黑加藤清正也是如此 。
在战争后期对明军的评价也是很高,特别是在蔚山之战中,收到明军大举出征的消息后,惶恐不安的加藤清正在写给丰臣秀吉的心中多次提到明军的战力很高,特别是他们的大炮远超过日军在使用的佛朗机,信中加藤清正焦躁不安地对他说:“唐船及朝鲜兵船,自西海盖海而来 。倭城十六,几尽受围,吾朝暮且死 。援兵若不早出,吾且决腹,不受人刃 。”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文章图片

因此总的来说,日军对于当时的明军因为有之前唐朝的影响,以及东南沿海戚继光的抗倭战绩,对于明军是很重视的,甚至于在明军入朝之后,日军只能采取守势,而此时入朝的明军不过4万,而日军是20万人 。
朝鲜:贬低评价,杀良冒功
从很多朝鲜或者明朝的文献,如《明史》的记载上看,朝鲜军民对于明军的评价普遍不高 。
比如在日军刚入侵的时候,跋扈的祖承训就带兵来支援朝鲜平壤,但却被小西行长击败,脸上无光祖承训回去后得想办法找人背锅啊,强大的大明精锐边军被倭寇撵着打,怎么交差?于是他向辽东总兵杨绍勋告状,称在交战过程中,朝鲜军有一个小营投降了日军,因为朝鲜军队的突然反水,导致明军收复平壤失利 。这话传到的朝鲜君臣的眼里,直接降低了他们对明军的好感度和期望值 。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朝鲜史臣对明军的将领还有诸多谴责,以头号明黑李舜臣为首,他们认为麻贵带领的三边明军,对日军的战绩很差 。不仅奈何不了日本人,还被日军的“铁炮”当成靶子在打,士兵只知道向前冲,没有战术素养 。
明军|万历征朝里口碑两极分化的明军:日军眼中的天兵,朝军却说是流寇
文章图片

而且对于朝鲜君臣来说,平壤的小西行长之所以会退兵,是明军在暗地里和和小西行长议和,重金贿赂对方,让小西行长撤军,随后又对平壤周边的无辜百姓进行屠戮,冒充日军首级 。无论如何,战争刚结束时,朝鲜李氏王朝并不认为日军是被明军赶跑的,日军之所以撤军的完全是明军单方面承诺日军,以牺牲朝鲜的利益为前提之下,明军和日军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而朝鲜却在背锅,当两边的受害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