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在线音乐进入"后版权"时代,"独立音乐"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二 )


在线音乐平台的内容资源的整合能力与宣发能力,无论在面向内容成熟的独立音乐人,还是新鲜出炉的新生血液们,空间都还有许多,这部分或许会将成为平台的战略重心。
值得一提的是,独家版权的淡化并不意味着版权竞争绝对终结,未来,大概率仍会存在“极少量版权”的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独立音乐或许便是这“极少量版权”的主要竞争地。
再者,独家版权的淡化对于在线音乐平台的宣发形式的影响,也存在诸多空间,比如未来或许会从“独家版权”到“独家首发”等形式过渡、从音乐人入驻互动频率更高等社区氛围,来建立流媒体平台的竞争优势。
变现方式趋向多元,8亿规模产品战正式开启?多年来,在线音乐平台头部效应显著,固有版权内容依然是在线音乐平台的“命脉”,却也在逐渐降低着重要性。这在2020年初到来的疫情黑天鹅影响后尤为凸显,位居前列的头部平台纷纷开始拓展自有线上业务,在基本盘之外发力更多维度的内容可能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用户的规模增长放缓,但仍处于增长状态,预计在2023年用户规模可达到8.0亿人,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音乐行业发展时间较长,且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优化,对于网民的渗透率高,总体规模庞大。随着在线音乐平台对车载等场景的布局加强,未来行业有望从其他载体渠道挖掘用户增长空间。
2020年,特殊的疫情黑天鹅迅速催化了在线音乐平台开展线上品类的进程。TME在Live厂牌、虚拟演出产业的布局,以及阿里与网易对k歌类产品的布局迅猛强烈,都象征着内容多元化的可能性。
独立音乐|在线音乐进入"后版权"时代,"独立音乐"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文章插图
除了lot等场景的应用之外,从拿版权、造神曲到各类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再到如今向独立音乐流媒体app市场进军,短视频平台正在向音乐流媒体产业链条逐步深化。迈入2021年,碎片化音乐时代背景下,对于在线音乐而言,短视频是一股不同忽视的重要助推及刺激力量。
头部平台早早嗅到行业信号,先后推出短视频音乐产品。在短视频层面,快手、抖音等主打短视频与直播的产品让市场看到了甜头,在线音乐平台一度涌入社交战场,2017年,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便先后上线短视频功能。虾米音乐与酷我音乐也分别在去年11月及12月新增了短视频频道。
据小鹿角智库发布的《2021中国音乐营销发展研究报告》,音乐视频流媒体正在蓬勃发展,短视频带来的可视化宣发方式加速音乐营销进入创新升级阶段,当下中国音乐产业正处于行业风口。BGM、翻唱、二创等音乐类短视频的广泛传播为音乐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由此诞生了诸多的爆款歌曲,不少音乐人也因此一炮而红,被更多人看见。
目前,以抖音为代表的“音乐+短视频”的可视化宣推方式,不仅让短视频平台形成了宣发壁垒,同样为在线音乐平台的宣推方式带来新思路,相较于短视频平台的十几二十秒的形式,能够完成呈现音乐作品的在线音乐平台,所承载的内容基因不同,宣发依然存在壁垒。
后版权时代,无论是收编独立音乐人的能力、原创内容造血能力、内容资源整合能力、产品社区运营能力、多场景覆盖能力,皆为流媒体重要竞争力。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