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文章图片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虽然S从昨天起肚子不舒服,但因为是在训练队的最后一次活动,他依然坚持要和我们一道去 。
去万寿山的路上并不难走,但走到一半一等兵S突然捂住肚子说: “我到地里办点事儿,你们先走吧 。”
我们商量要不要等他,考虑到公园近在眼前,他很容易就能赶上我们,所以我们就继续往公园走去 。
但不知为啥,S始终没跟上来 。
一个小时后,他还没过来 。这事儿也办得太久了吧,我们不禁有些担心 。
这里虽然位于北京郊区,但是治安还算不错,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可也不能马虎 。
我和另外三个人沿着来路上寻找S 。从之前S办事时进去的那片高粱地开始,一路搜索附近的农田,但始终不见他的人影 。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文章图片

“喂,S君 。”
我们大声叫喊也一直没人回话 。
我们越来越感到不安 。
“不会是出什么事儿……”
我们正担心着,突然从离我们最近的高粱地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紧接着慌里慌张的S就钻了出来 。
“怎么回事儿!出什么事了?”
我们赶紧围上去问S,可惊惶失措的他一时没开口答话 。
后来等S终于冷静下来我们再问他,他才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文章图片

进高粱地办事儿时S发现眼前有片西瓜地,于是他就想:还是在西瓜地里拉爽快,就跑到西瓜地里蹲了下来 。
然而突然从高粱地里冲出五六个满脸怒容的农民,他们都拿着镰刀锄头 。
“西瓜小偷!”
农民们一边高喊着一边向S冲过来 。
虽然自己没偷西瓜,可看到农民们舞刀弄枪的样子太吓人,S觉得再呆下去会被打死,拔出刺刀胡乱比划几下唬住了农民们后,转身一溜烟就逃到高粱地里去了 。
S好不容易才保住了一条命,听到我们声音就过来与我们会合了 。
这番话虽然有很多疑点,但看到S平安无事,我们也松了口气 。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文章图片

“我当时就想给西瓜施点肥,不过也确实吃了两口,那瓜瓤黄黄的真好吃 。”
一等兵S在回到他山西原来队伍前跟我老实交代了,其实我早就觉察到了 。你要没偷东西,农民怎么可能会追你?!(注)
此后我就没再听到S的消息了,从那时起,我每次吃黄瓤的西瓜时就会联想到一等兵S 。
日军|鬼子兵眼中的抗战——第二十六话:上上签(下)
文章图片

注:原文是白吃饭,码字的怀疑是原翻笔误 。
网间都说日本陆军伙食差,但这也是它与其它资本主义强国对比的结果,日本陆军的伙食标准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对农村里来的子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吃饱不是问题何况还能吃上白米白面 。
可是日本岛国资源匮乏的缺点,随着日军逐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规模日益暴露出来 。到了武汉会战占领武汉等地后,日本已经无力支持在中国内地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日军的后勤供应水平也随之下降,后勤供应日益依赖在当地的抢掠 。
进入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除了在国内当时只有驻扎在大中城市的还能保证规定的日常白米供应,而像是作者待的前沿阵地就只能以当地粗粮为主,白米白面一般是出外作战时才会配给 。因此作者才会对在野战医院病号饭能吃到白米感到很开心 。
日军从中国占领区抢掠了大量白米白面,这些白米白面很大一部分都被日军囤积在仓库中 。前线士兵主要吃粗粮不是日军没有白米白面,而是因为日军的运输车辆太少汽油又紧缺,日军没能力运到前线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