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清朝末年,有的八旗子弟穷得吃不起饭,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提笼架鸟斗蛐蛐儿 , 四合大院养金鱼儿 。”一提到“八旗子弟”几个字 , 我们眼前立即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 。没错 , 这种悠闲、慵懒的样子 , 正是八旗子弟留给大家的固定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 , 八旗子弟甚至能与“纨绔子弟”划等号 。
八旗子弟|清朝末年,有的八旗子弟穷得吃不起饭,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文章图片

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在中国生活多年 , 他在《西行中国漫记》记载了八旗子弟沦落的惨景:“许多非常漂亮非常年轻的姑娘在妓院里卖身 , 天坛附近的天桥大多数的女艺人、说书人、算命打卦者都是满人 。更有甚者 , 昔日权贵的女性后裔被迫卖给汉人当姨太太……”
饶是如此 , 许多八旗子弟还是要摆出一幅“祖上阔绰过”的样子 , 哪怕死要面子活受罪 。
住在京城里的八旗子弟 , 明明家里顿顿喝棒子面粥 , 他偏要在门背后挂一块肉皮 。每天一大早出门前 , 用肉皮抹抹嘴 , 随后提着鸟笼、哼着小曲昂首阔步地出门去 。遇到有熟识的人问:“吃了吗?”他马上大声回答:“这几天呀 , 吃肉都吃腻了 。你看 , 嘴上直冒油 , 出来溜达溜达 , 化化肚子里的积食 。”
八旗子弟|清朝末年,有的八旗子弟穷得吃不起饭,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文章图片

正因为八旗子弟喜欢“穷讲究” , 还发明了炸酱面 。
在过去 , 面条是汉人的食物 , 八旗子弟不屑于吃面条 。可是 , 家道中落后 , 八旗子弟没钱在饮食上进行讲究了 , 又要摆排场、充面子 , 就在吃面条时 , 在面条上放一些黄瓜丝、豆角丝、嫩豆芽之类的时令蔬菜 。这还不算完 , 他们还把酱用油炸一下 , 浇在面条上 , 显得更加好看 。
于是 , 京味美食炸酱面应运而生 。
八旗子弟|清朝末年,有的八旗子弟穷得吃不起饭,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文章图片

当时的京城 , 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今晚的月儿怎么这么高?骑白马 , 挎腰刀 , 腰刀快 , 切白菜 , 白菜老 , 切皮袄 , 皮袄厚 , 剁羊肉 , 羊肉肥 , 剁蟊贼 。光着脚丫上八旗 , 没马褂干着急 , 当了裤子买炕席 , 豆汁饭就萝卜皮 , 看你着急不着急……”
【八旗子弟|清朝末年,有的八旗子弟穷得吃不起饭,还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段顺口溜 , 将八旗子弟的穷困潦倒和死要面子 , 体现得淋漓尽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