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他在世时就被尊为“天纵之圣”,去世后更是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更是与封建王朝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对孔子进行褒封 。
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文章图片

【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至于君臣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二者是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如在《孟子·离娄下》篇中,他就阐述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大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如果皇帝不把臣子当人看,臣子则有权利推翻他 。也正是这一段话得罪了朱元璋 。
朱元璋与孟子的较量
当朱元璋看到《孟子》中“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时,勃然大怒 。他是一位权力欲很强的君主,希望能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至于君臣之间的关系,他完全没有想过平等 。如果君臣之间是平等的,他辛辛苦苦当皇帝干什么?为了加强皇权,他后来甚至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15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他又如何能容忍孟子言论中的“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文章图片

所以朱元璋愤怒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意思是,若孟子活到今天,岂能免我一刀?他认为,孟子文章中的话,不是一个当臣子该说的 。所以他命人将孟子驱逐出孔庙,不再拥有配享的资格 。同时他下令:“(诸大臣)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 。”
朱元璋不准臣子为孟子求情,难道这些读书人就没有办法了?当然不可能 。臣子们深知古代帝王迷信星象之说,所以没隔多久便报告朱元璋:“文星暗淡,天象有异 。”这是动摇国本的征兆,朱元璋自然很着急 。他想想自己最近做了什么错事,发现就是将孟子赶出了孔庙 。所以无奈之下,只好再让人将孟子请了进来 。
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文章图片

当然,朱元璋对于孟子的言论依旧不认同 。虽然无法将孟子赶出孔庙,但他还是下令删除《孟子》中不合时宜的章节和言论,比如《尽心篇》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万章篇》中的:“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以及《离娄》篇中的:“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 。他将孟子的书删除了85条,只剩170多条,刻板颁行全国学校 。
结语
朱元璋虽然不同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但他对百姓却很仁慈 。一方面,他设立了惠民药局,免费为百姓看病和发放药品 。另一方面,他又成立“养济院”,专门收留城中的鳏寡孤独,保证弱势群体有饭吃,有衣穿 。在老百姓去世后,明政府还有国家公墓性质的“漏泽园”,负责办理老百姓的丧事 。
孟子·离娄下|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在南京推行“社会保障房”试点,让无家可归者有安身之所 。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朱元璋都为百姓考虑得很周到 。他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一是因为杀功臣,二是因为杀贪官 。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中,朱元璋自然不会留下好名声 。
参考资料:《孟子》、《明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