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天才军事家有一称霸海洋之计,嘉靖帝如信他,大明能成日不落

矮大紧先生曾经说:明朝是一个三无王朝,无明君、无名臣、无名将!
这其实就是认知程度的差异 。
如果无明君,朱元璋是怎么开国的?朱棣是怎么缔造永乐盛世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算什么?朱佑樘又是如何被称之为中兴之主的?
如果无名臣,那刘伯温算什么?张居正算什么?谢缙算什么?于谦算什么?
而明朝的名将其实也不少,比如常遇春、徐达、汤和、蓝玉、戚继光、李成梁等等,皆是大明朝的名将 。
当然,大明还有一个很多小伙伴们不太熟悉的军事天才,这个军事天才叫做俞大猷 。
明朝|明朝天才军事家有一称霸海洋之计,嘉靖帝如信他,大明能成日不落
文章图片

在广州的时候他参与平乱,别人都建议直接打,他却说不用这么大费周章,我们要以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 。所以他带了两个随从进入乱军的营寨,光靠嘴皮子就把叛军给说服了,主动投降不再抵抗 。
而在嘉靖朝三十一年,俞大猷受命抗击倭寇,当时和他齐名的戚继光带着戚家军,而俞大猷带的是俞家军,这两支军队当时被称之为俞龙戚虎 。
光看这个排序我们都知道,俞家军是在戚家军之上的,而事实也是如此,戚继光对战倭寇的时候还是打输过的,也是吃过大亏的,但是俞大猷带着的俞家军却是无一败仗 。
不过,虽然俞大猷能够屡战屡胜,但由于自己的性格过于不通晓官场之道,虽然总是和文官集团的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不仅在朝堂之上没有靠山,并且还经常受到打压,有什么锅都直接甩给了俞大猷 。
明朝|明朝天才军事家有一称霸海洋之计,嘉靖帝如信他,大明能成日不落
文章图片

比如在嘉靖朝三十七年的时候,俞大猷和戚继光一起围剿倭寇的一个据点,这个据点易守难攻,俞大猷和戚继光打得非常辛苦,但最终靠着两人合力终于让倭寇顶不住要撤逃了 。
俞大猷和戚继光一路追剿,歼灭了好几千倭寇,但眼看要团灭倭寇的时候,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却下令不要在继续追,也不知道当时这个胡宗宪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因为他的命令,使得俞大猷和戚继光错失了歼灭倭寇的最好机会 。
嘉靖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而胡宗宪一看自己操作失误,于是便把锅甩给了俞大猷 。
为什么不甩锅给戚继光呢?因为他跟戚继光关系更好,戚继光虽然也是武将,但却深谙官场之道,对文官集团那是一个上下打点,只要能打倭寇,也不管文官集团中怎么操作这个朝堂 。
但俞大猷就不一样了,他看到一些官场怪象,就会上书给出建议 。
所以在文官集团里,俞大猷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朋友 。
明朝|明朝天才军事家有一称霸海洋之计,嘉靖帝如信他,大明能成日不落
文章图片

最后因为这件事被抓捕入狱,随后还是他的朋友锦衣卫头子陆炳给严世蕃塞了点钱才放了出来的 。
出来之后,他的好朋友陆炳就告诉俞大猷:兄弟,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以后不要在给朝堂上那些文官大人们任何建议了 。
俞大猷出来之后,依旧回到了原来的职位,没有办法,毕竟这实力,放到别的地方就是浪费,所以继续打倭寇 。
但是,俞大猷是个军事天才,他打倭寇打着打着发现不对劲,这倭寇总是打不完!
俞大猷和戚继光不一样,戚继光想的就是倭寇来了,我要保护国家保护人民,来了我就要打!
而俞大猷不一样,他想的比较多,为什么倭寇总是打不光,打了又来,打了又来!
最终这个问题很显然,倭寇本身搞的就是流寇战术,人家一小股一小股从海上来,一会出现在这,一会儿出现在哪,打不赢你人家就跑,等你走了人家又来,所以根本打不绝!
想到这里,俞大猷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在现在看来绝对是王炸一般的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