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文章插图

12月8日,元戎启行发布1万美元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这是继其今年9月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领投3亿美元B轮融资之后的新动作,也是那时起,元戎启行CEO周光再次活跃在镁光灯下。
长久以来,这家自动驾驶企业扎根技术,默默耕耘,关于元戎启行背后的灵魂人物周光,外界所知甚少。
周光,元戎启行CEO,更早之前,他曾是Roadstar.ai联合创始人。
近日,新智驾与周光展开了一场对话 ,试图描绘完整周光以及元戎启行自动驾驶鲜为人知的故事。
--
在深圳福田保税区见到周光时,新智驾难以将眼前这位打扮时尚的都市年轻人与一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独角兽公司CEO联系起来:
顶着一头蓬松微卷的黄褐色头发,面容白皙、充满朝气,上半身是亮蓝色的针织毛衣内搭白色衬衫,下半身搭配质地柔软的深蓝色休闲裤,踩着一双白色运动鞋,与大众印象中的“技术宅男”形象出入极大。
同样,在这样阳光开朗的外表下,我们也很难猜测,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其实才刚刚走出长达三年的人生低谷期。
2017年,周光与两位同事从百度离职,联合创立自动驾驶公司Roadstar.ai,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一跃成为行业明星。然而,成立即将2年,Roadstar.ai就因股权分配问题走向崩塌,引来无数唏嘘。与此同时,团队的关键技术人才又引来外界的虎视眈眈,打来公司的挖角电话接连不断。周光形容,那段时间“从早到晚,公司的电话都被打到爆了”。所幸,80%的技术人员不为诱惑所动,仍然坚守在原岗位。
不久,在各方的支持下,元戎启行成立。新公司的名字取意于《诗·小雅·六月》 中的“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意思是“大军出发”,暗示元戎虽经挫败、不失战志的创业精神。
然而,新公司成立,由于以往的个人争议与纠纷风波,周光选择仅以顾问身份隐于元戎启行的幕后,长达两年。在那两年里,他仍不停奔走,想方设法解决公司融资难题,并思考如何建立运行更好的公司组织架构。
直到今年9月,阿里巴巴向元戎启行领投3亿美元,周光才被任命为元戎启行CEO,重新回到行业的视野。
那么,周光是如何从一名大厂技术民工,成为今日的独角兽掌舵人?
捣鼓机器人的AI博士回忆起踏上人工智能之路的过往,周光只用六个字总结:如呼吸般自然。
1986年,周光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一座县城中。他的成长故事如大多数人熟知的故事般,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受兴趣驱动,在父母的打骂声中拆卸了家中几乎一切的机械电子产品。在拆解与还原过程中,他逐步自主发现机械结构的奥秘,初中起便尝试动手维修包括超薄随身听等精密电子产品。随着一个个机械产品在他手中重新焕发生机,他因此越发痴迷,进而走向更深入的领域。
2003年,周光与另一位同学组队,代表四川省犍为县第一中学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在275个代表队中,周光所在队伍获得全国第二名,全国第一名为其校友。

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文章插图

图注:周光获得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奖项,左一为周光
同年11月,周光远赴韩国,参加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获得第六名的成绩。
一年内拿下多项机器人大赛奖项,加深着周光对机器人技术的热爱,也助他敲开了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的大门。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简称“基科班”)于1998年创立,其使命为提高清华大学物理系、数学系的生源质量,入选者大多为省高考状元,或是全国数理竞赛的金牌得主。在1998届-2001届的基科班毕业生中,已有5位获得具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斯隆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