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之|1953年,我军一师长回家探亲,发现车夫就是父亲
“老乡,你去哪儿,我能不能搭一段你的车?”
此时已经是师长的王扶之,距离自己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看着家乡和亲人物是人非,王扶之的心情非常复杂 。此刻的他,想要插上一双翅膀,恨不得立刻飞到家里去 。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下了汽车后,王扶之还有一段土路要走 。因为带着行李非常不方便,王扶之便想着搭一位老乡的牛车回家 。
“上来吧”这位农民看着王扶之笑呵呵地说:“看你的打扮,一定是从大城市来的吧!”
就这样,王扶之和这个农民畅聊了一路,对方听闻自己拉了一个师长,高兴地非要回家跟乡亲们“显摆显摆” 。两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非常投缘 。
然而就在王扶之快到家的时候,农民的一句话引起了王扶之的警觉,突然面色一沉,一言不发,王扶之的目光紧紧注视着农民 。
这位农民的身份可不简单!那么,他来这儿“接”王扶之,到底是刻意为之,还是真的纯属偶遇?这位老人的身份,到底不简单在哪儿呢?
文章图片
图-红军
“爸,我给你说个事,我,我想去当兵 。”
王扶之不知道怎么开口,支支吾吾地跟父亲说到 。
略微沉思了一会儿,王扶之父亲说:
“想去就去吧!我看这支队伍挺不错,最起码能吃顿饱饭,不至于跟着我,饥一顿饱一顿 。但是你要记得,既然当了兵,你就得当一个好兵 。我看他们天天说什么,要带着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呀,当就当个带着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吃得上饱饭的兵!”
“遵命,长官!”
王扶之比划了一个敬礼的姿势,身姿挺拔,俨然一副大人模样 。父子两人哈哈大笑,心中却各自有各自的心事 。
为人父母,谁舍得让十二岁的孩子去当兵?更何况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上战场基本等于送死 。可王扶之的父亲没有办法,孩子跟着自己也有可能会饿死,当兵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
生活在和平又幸福年代的年轻人,每天空调房里吹着,手里奶茶喝着,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人,曾经吃过多少苦 。
文章图片
图-陕北红军
“你有多大?”看到王扶之想要参军,对方疑惑地问道:“我们这儿可不招小孩子 。”
“我十七岁了!”
王扶之本想如实回答,又担心对方拒绝自己,努力挺起了胸膛,大声向对方说道:“十七岁不是小孩子了,我想参军!我想当个能带着老百姓,过上吃得饱、住得暖的好日子的好兵!”
几个红军战士顿时笑作了一团,笑罢仔细打量了一番王扶之,一米六的个头,说话也底气十足,虽然年龄可能掺了点水,但是应该不是个娃娃,可以先放到少共营里训练训练,日后肯定是个好苗子!
就这样,王扶之如愿加入了工农红军,成为了一名“小战士”,在少共营里和其他“哥哥”们一起学习革命文化,坚持锻炼身体 。
文章图片
图-少年军
自制武器,缴获枪支
由于部队条件有限,并不是每个战士都有手枪,更多的时候,战士使用的都是冷兵器 。大人们还摸不到枪,这群小娃娃怎么可能有?
可是王扶之非但没有抱怨,还自己研发“武器”,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王扶之便靠着自己制作的梭镖,成功铲除了一名敌人,并且缴获了敌人的枪支!
1935年,陕北红军开展“围城打援”的作战方案,但在执行中遇到了点“小麻烦” 。不得已,这群本不该上战场的“娃娃兵”,也被迫去了前线 。
推荐阅读
- 民国|民国哈儿司令娶40多个太太,靠夫人外交升官,投诚我军后还当官
- 大阪第四师团|这支日军甲种师团,一听说打仗就病号激增,见到我军假装没看见
- 朝鲜_军事|三大战役让我军换装美国武器!朝鲜战场枪炮声一响:美军都愣住了
- 中越战争|中越战争结束后,越南为何不再招惹中国?只因我军拿走一重要东西
- 王扶之|1952年,我军一师长被埋38小时,后被两只苍蝇所救,毕生不打苍蝇
- 越南_历史|为何对越反击战只打了28天,我军就着急撤兵?越南:幸好撤得早
- 德惠|德惠之战:我军4个师2个炮兵团奈何不了国军1个师?
- 额尔德特·文绣|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 日军|抗战初期,缴获日军罐头便可以享受美味,为啥后来我军一吃就吐?
- 74师|全歼74师,我军为何下达:提升被俘官兵待遇、不放俘虏两条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