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清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嫁给了33岁的皇太极,当时布木布泰刚刚13岁 。那时正值后金政权和蒙古部盟合作的关键时期,政治联姻也已经慢慢成为后金政权拉拢蒙古部盟的重要手段 。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成为了皇太极的侧福晋,而皇太极的嫡福晋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哲哲 。13年后,26岁的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下第九子福临 。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文章图片

8岁继位的康熙皇帝虽然也有四位辅政大臣协助处理朝政,但他们的权势和地位与多尔衮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孝庄太后完全能够控制和命令他们 。就算后期慢慢独揽朝政大权的鳌拜,也是不敢公然和孝庄太后对抗 。如果孝庄太后对于顺治皇帝而言是一个严厉的母亲,对于康熙皇帝而言,她则是一个最大的靠山,一个为自己保驾护航的祖母 。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文章图片

扮演的角色不同,得到的态度自然不同 。
2、选择皇后的出发点不同
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就是在废后问题上的分歧 。当时的清朝刚刚入关不久,立足未稳,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尚未完成,这个时候,蒙古部盟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巩固满蒙之间的政治联盟,也为了维护和延续母族的荣光,孝庄太后将自己的侄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选定为顺治皇帝的皇后 。这原本是亲上加亲、一举两得的好事,可是这个孟古青完全没有其姑母孝庄太后和姑婆孝端文皇后哲哲的政治智慧和优良传统,仗着有孝庄太后撑腰,喜好奢华、嫉妒成性,很快就被顺治皇帝厌恶 。当时,碍于多尔衮的权势和孝庄太后的坚决反对,顺治皇帝并没有废掉她的皇后之位 。多尔衮死后,孟古青的所作所为实在不容于顺治皇帝,顺治十年,他不顾孝庄太后的坚决反对,将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废黜 。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降至冰点 。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文章图片

皇帝废后这件事在朝野和蒙古部盟引起巨大的反应,为了不影响满蒙政治联盟,孝庄太后只得又将自己的侄孙女,另一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公主封为皇后,指婚给了顺治皇帝 。对母亲已经生出仇恨的顺治皇帝,又怎么会喜欢母亲再次指婚的皇后呢?再加上,当时的顺治皇帝已经疯狂的爱上了董鄂妃,一位不被孝庄太后待见的妃子,母子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几乎成为仇人 。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文章图片

在选择皇后的问题上,康熙皇帝和顺治皇帝的表现截然不同 。康熙四年,为了遏制权臣鳌拜,孝庄太后决定拉拢朝中另一位重臣索尼,为了将他绑在皇家的大船上,她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封为皇后,指婚给了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虽然年幼,但他知道孝庄太后的良苦用心和政治权术,非但没有一丝反对指婚的意思,还和赫舍里氏恩爱有加、相濡以沫 。在赫舍里氏家族的帮助下,康熙皇帝成功除掉权臣鳌拜,得以正式亲政,才成就了“千古一帝”的宏伟帝业 。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孝庄太后的手段和权谋,康熙皇帝想要真正亲政,独揽朝政大权,成为大清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相信还会有很长的等待时间甚至会被从皇位上赶下来也说不定 。这样的恩情,这样的靠山,康熙皇帝哪有不感恩、不至诚至孝的道理!
福临|顺治视为仇人,康熙视为恩人面对至亲,两帝王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