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葰|清朝曾发生一桩大案,一品大员因此被斩首示众,千年来仅此一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历史上不少开国君主都会对功臣下刀,这既是所谓的“帝王心术”,也是无情之处所在,倘若有谁把皇帝当成出生入死的兄弟,恐怕就离死不远了 。不过,虽说历史上被皇帝斩杀的开国功臣不少,但他们所犯之罪,无一不是威胁到了皇权,可笔者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却是朝中的一品大员,而关于他的死因,千年来也仅此一例 。
【柏葰|清朝曾发生一桩大案,一品大员因此被斩首示众,千年来仅此一例】
柏葰|清朝曾发生一桩大案,一品大员因此被斩首示众,千年来仅此一例
文章图片

一开始,罗鸿祀先找兵部侍郎李鹤龄疏通了一下关系,借由他的人脉,罗鸿祀又和考官浦安结识了 。不过,主考官毕竟是柏葰,浦安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于是他又秘密搭上了靳祥这条线 。靳祥是柏葰的门丁,他有的是机会接触试卷,自然也有机会帮罗鸿祀“办事” 。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靳祥在考试结束后偷偷调换了试卷,于是罗鸿祀的名字就被写在了正榜之上 。
柏葰|清朝曾发生一桩大案,一品大员因此被斩首示众,千年来仅此一例
文章图片

事成之后,罗鸿祀给了李鹤龄500两白银,可是最后到靳祥手里的,只有区区16两 。由此可见,这件事与柏葰根本一点关系没有,他最多只是个“失职”,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会还他一个清白 。然而,柏葰却忽视了一点,肃顺是他是死对头,如今抓到把柄,他自然会想方设法往柏葰身上泼脏水,就这样,肃顺在朝堂之上对柏葰大肆抨击,说他徇私舞弊,不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还寒了天下学子的心,若不能严肃处理,定会引来非议 。
柏葰|清朝曾发生一桩大案,一品大员因此被斩首示众,千年来仅此一例
文章图片

鉴于肃顺的身份,朝中大臣没有一人反对,咸丰帝迫于无奈,只能将柏葰处斩 。1859年,柏葰被斩于菜市口,他不仅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因科举舞弊被处死的一品大员,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黑暗,清朝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