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鬼子进村,为啥特别喜欢抢老百姓的鸡?日本难道不养鸡吗?
鬼子进村,见鸡抢鸡,遇羊逮羊,这样的场景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无数次 。事实上,这并非文艺作品的刻意“抹黑”,真实的日本鬼子确实这样,他们犹如饿狼进村,抓到什么吃什么,尤其对老百姓家里的鸡“情有独钟”,这里面有什么缘由呢?
文章图片
在日记中,东史郎多次伙食问题,说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身上带的口粮还能勉强度日,然后就得节食,每天的口粮不足1合(约0.18升)大米,菜就是咸菜之类的,肉制品基本上看不到 。要想吃到按军部标准发放的基本伙食,要么是回部队休整,要么只能“就地征发”——实际上就是抢劫 。
文章图片
三
【日军|鬼子进村,为啥特别喜欢抢老百姓的鸡?日本难道不养鸡吗?】战争时期,物资供应困难是常事,但“缺粮”的问题在日军身上更为明显,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等级制度:日军等级划分森严,直接导致伙食方面极不平等 。
据日本战俘小林清回忆,按规定日军伙食是每人每顿2合(约半斤),本来就不够吃,军官却把粮食倒卖给日本侨民 。老兵油子还能想点办法,新兵只能饿着肚子干瞪眼,蹭点老兵的剩饭残羹 。晚上站岗的时候,饿着肚子更是难受,一些鬼子兵就会溜到街上找东西吃 。
文章图片
成鲜明对比的是,军官每天都吃好几样菜,不是日本的菜肴,就是中国的特产,甚至还有军用飞机送来的日本名菜 。除此之外,他们还时常会餐,做“私物料理”,花的钱却是士兵们的伙食费 。不仅如此,前文提到的“酒保”,凡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都优先供应给军官,而那些质次价高的东西,军官会强制下令士兵购买 。如此一来,日军士兵个个都像饿红眼的豺狼,那还不是见啥抢啥?
文章图片
当年,咱们中国还很穷,养鸡不太消耗饲料,所以家家户户都喜欢养鸡 。这些散养的土鸡,味道鲜美,岂是如今的速生鸡所能比的 。日本虽然也有悠久的养鸡历史,但养鸡业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二战后,当时食用的鸡基本上都是“淘汰鸡”,鸡肉还属于“奢侈品” 。按1921年的物价,日本一碗拉面售价0.1日元,一条鲷鱼标价0.15日元,而一只鸡售价高达3.6日元 。对大部分日本人而言,即便是逢节过年也未必能吃上一口鸡肉 。
文章图片
所以,鬼子进村见到鸡就两眼放光,也就不难理解了!
推荐阅读
- 邮政EMS|江苏:邮政 EMS、顺丰、京东已实现“快递进村”省域全覆盖
- 品牌|火了12年,"假洋鬼子"终于翻车了
- 日军|华北治安战中,日军认为八路哪支部队战斗力最强
- 大阪第四师团|这支日军甲种师团,一听说打仗就病号激增,见到我军假装没看见
- 宋希濂|武汉会战最惨烈战役,宋希濂与日军血战富金山,10天伤亡9成!
- 日军|1939年,八路军命中日军指挥所,数天后全国贺电飞向杨成武司令部
- 北平|1938年北平街头的生活照片,日军占领下的沦陷区百姓生活
- 日寇|唯一一位值得尊重的日军将领,上前线指挥身亡,对手下令将其厚葬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 日军|拉加苏之战,日军18师团的一个联队在这遭到了中美两军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