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胡惟庸案
胡惟庸身为丞相却过于独断专行 , 在他处理许多重大案件时都不向朱元璋请示 , 擅自作主 , 使得对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自然明白丞相专权的弊端 , 元朝宰相弑君的案例摆在面前 , 尝尽人间苦难的朱元璋怎会让别人架空自己的权力 , 因此朱元璋废掉了丞相一职 , 从表面上看 ,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削弱相权的一种手段 , 实际上是对整个明王朝的行政系统进行一次大变革 , 从此以后再无宰相一职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郭恒案、蓝玉案 。郭恒案是指朱元璋怀疑户部侍郎郭恒徇私舞弊 , 贪污官粮 , 最后牵连众多地区的官员被处死 , 而这其实是在警告贪污的官员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戚专政 , 太子朱标去世后 , 朱元璋将他的左膀右臂蓝玉处死 , 不久之后 , 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为皇位继承人 , 替他开创平稳的朝廷行政系统 。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洪武四大案是朱元璋通过兴大案的方式有计划地、批量地处死一批朝廷官员 , 为的就是明王朝以后的长治久安 , 胡怀庸也好、郭恒也罢 , 他们被杀并不会对明朝产生太大的影响 , 反而稳定了这个新生的朝代 , 如此看来 , 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可见一斑 , 对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是不会让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出现任何差错的 , 同时也不许有任何官员徇私舞弊或者做一些有损朱元璋颜面的事情 。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清正廉洁”
官员在朝廷做官每年都会有俸禄 , 在不同的朝代 , 俸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 有的朝代官员官位高俸禄也就高 , 反之亦然 。明朝曾秉正从官的时候 , 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心系百姓、勤政为民的清官 , 曾秉正曾向朱元璋提出要用“儒家”治国 , 国家的发展需要休养生息 , 在那个对人才求贤若渴的时代 , 朱元璋看中了曾秉正的儒学才华并且一身清廉深得朱元璋的厚爱 。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曾秉正虽然一身清廉从不贪污 , 可是他却过于正直 , 要知道在官场上过于正直的人会得罪很多人 , 会让人变得难堪 , 情况严重的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 曾秉正一向如此 , 对待同僚、下属、甚至是朱元璋 , 他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即使朱元璋认为曾秉正所说的没错也没有恶意 , 可是朱元璋还是希望曾秉正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 , 显然曾秉正没有接受朱元璋的建议 , 依然刚正不阿的说话 , 经常顶撞朱元璋 。
朱元璋|曾秉正太过清廉,回乡时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大怒:极刑处置
文章图片

朱元璋念他是清廉的忠臣 , 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 , 但渐渐地他还是对曾秉正失去了耐心 。洪武十年曾秉正被任命为通政司正使 , 通政司正使这一职位有着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开拆实封的职责 , 如此可见曾秉正的职位之高 , 可是曾秉正任职后 , 好几次政务都没有处理好 , 再加上之前顶撞过朱元璋 , 被朱元璋找了个由头将他罢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