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帮大明续命的张居正改革,人死政政熄!
文章图片
04、军备改革
张居正在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时,也重视整饬军备,加强边防 。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军队围困北京的“庚戌之变”发生之时,他正在北京,目睹了从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国防虚弱,军备废弛的种种弊端,内心深有感触 。所以,等到他执政时,对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他曾感慨地说:“武备废弛如此,不及今图之,则衰宋之祸,殆将不远 。”于是,他尽心尽力,决心对边防加以一番整顿 。
张居正一面精心选任驻边将领,练兵备战,修治边防要塞;同时训令诸将在边境围积钱谷,整顿器械,开垦屯田,务必做到兵精粮足,战守有备 。
在选任边将时,张居正知人善任,他所重用和信赖的一批守边将领,多是英勇善战,效忠王朝,能够为保卫边防作出重大的贡献 。
在蓟州一带,他任用戚继光镇守,练就守边的精兵,修筑了沿边防线的“空心敌台”,还因地制宜地练习车战战术,保卫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长城一带沿线的边防 。历史家称赞戚继光镇守蓟州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
在辽东,张居正依赖重用李成梁 。李成梁作战能力高强,善于指挥御敌,威望甚高 。在他镇守辽东期间,曾多次平息东北少数民族的进犯,保卫了东北边境的安宁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部的宣府、大同防线,西至延绥、宁夏一带,张居正重用王崇古,支持王崇古对俺答所部采取的安抚睦邻政策,获得了重大的成绩,使蒙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通好互市,相安无事 。
俺答的部落多,力量强大,历来是明朝北部边塞的劲敌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役”后,明朝和俺答又发生过多次的交锋,当时大同、宣府一带的百姓深受战乱骚扰之害 。
隆庆四年 (1570),俺答把外孙女三娘子从袄儿都司(三娘子的未婚夫)手 里抢夺为妻,为了消除袄儿都司的怨恨,又将自己的孙子把汗那吉的未婚妻赏给袄尔都司 。
这下子触犯了把汗那吉的切身利益和尊严,他在恼怒气愤之下,联络部属阿力哥等人,一起跑到大同归附明总督王崇古 。王崇古一面善意款留,另一方面派人上报朝廷,请求优抚把汉那吉等人 。他的建议得到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赞赏,极力主张采纳王崇古的建议 。于是明朝政府封把汗那吉为指挥,阿力哥为正千户 。
事情发生后,俺答会集各部人马,重兵压境,要求明朝遣还把汗那吉 。王崇古当即派遣鲍崇德向俺答说明事情经过,并且晓以大义,劝说俺答归顺通好 。
当俺答得知孙儿把汗那吉归顺后受到明王朝的礼遇,“蟒衣貂帽,驰马从容”,内心十分喜悦,便对鲍崇德说:“汉人能成全我的孙儿,我愿意结盟通好,世世归属,决无二心 。明朝的叛臣,我必定遣还,信守不渝 。”事后果然把因谋叛不成,外逃归附俺答的赵全等九个叛臣,捆绑送交明朝处置,用以表示归附明朝的诚意,从此蒙汉双方遂定盟、通贡,并设立茶马市互相交易 。明朝封赐俺答为“顺义王” 。
当时朝廷有一部分官僚反对和俺答设市贸易,说这是媾和示弱 。但是张居正力排众议,坚待正确的主张 。他据理力争,反驳说:“让俺答入贡通好,开设边境市场,使边民互通有无;限立期限,指定地点,严加管束,这不但没有坏处,反可使边境安定,屯田耕牧,阻止塞外其他部落的侵扰 。这样每年可以节省调援边塞的大批粮食,有什么不好呢?”
由于张居正的大力支持,协同筹划,王崇古在边塞得以顺利执行睦邻政策,在大同、宣府附近设市贸易 。当时规定每年限期一月,蒙族人民可以用金银、牛马、皮毛和汉族人民交换绸缎、布匹、铁锅等物品 。双方各派军队驻守保护,从此边境相安无事 。据《明史》记载:东起延永,西抵嘉峪关的边境千里防线,“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什七” 。
推荐阅读
- 副局长|策马雪原副局长带货超1.4亿,帮助就业2000人
- 轻流|这条赛道一年融资20起!它帮企业"搭建乐高",如何赢得超20万客户?
- 王剑伟|快手迎来"美好生活小帮手":种草用户App内直达美团小程序
- Thr“中国版Thrasio”集奇帮助商家实现百倍增长的秘密武器
- 饿小味|饿了么申请注册“饿小味”商标,帮助商家研发新菜的AI产品
- 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现场检查与帮扶指导排污许可并行
- 黑车|满帮入局1年:同城货运还会变天吗?
- 小饰品|成都小伙发出呼声可以不送上门、不打电话,请别帮我签收快递!
- 线上|为帮助独立书店与电商竞争,法国规定图书线上销售须收取最低邮费
- 新京报专栏|薇娅被罚,借专业手法帮主播偷逃税也是行业毒瘤 | 偷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