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明秦宣王朱怀埢:昨日破落户,今日人上人,一个镇国中尉的逆袭

前言: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八月二十八日,秦王朱惟焯去世 。这位秦王素以贤德闻名,两年前还曾向朝廷捐银一万两以资助修建宗庙,嘉靖皇帝对他印象很好 。秦王是明朝身份最尊贵的亲王,但是朱惟焯无嗣,又是其父秦昭王朱秉欆的独子,嘉靖皇帝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当年的明武宗和自己的关系 。然而最终礼部官员报上来的承袭人选却是一个名叫朱怀埢的镇国中尉,还是让皇帝陛下大跌眼镜 。
亲王之下是郡王,郡王之下是将军,将军还分为镇国、辅国和奉国三等,将军之下才是中尉 。朱怀埢的高祖父秦安王朱公铭是秦王朱惟焯的曾祖父,可想而知二人之间血统有多疏远 。
究竟堂堂的秦王府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才让朱怀埢这个远支宗室被从天而降的亲王爵位给砸中呢?这个事情说来话长,需要好好地捋一捋 。
明朝|大明秦宣王朱怀埢:昨日破落户,今日人上人,一个镇国中尉的逆袭
文章图片

可惜这位秦王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儿子 。七十多年之后,秦府不但再次出现大宗绝嗣的尴尬场面,甚至这一次连兄终弟及都已无法做到 。上文说过秦惠王只有两个儿子,次子朱诚河又已早夭,朝廷只能从秦康王庶长子朱公铭那一支子孙中选取新一任秦王 。
朱公铭是本文主角朱怀埢的高祖父,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九月封临潼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八月去世,享年44岁,赐谥曰惠简 。这位临潼惠简王去世之时,他的弟弟秦惠王朱公锡依然在世,恐怕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孙子会在50多年之后成为秦王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惠简王嫡长子朱诚澯袭封临潼王 。朱诚澯是朱怀埢的曾伯祖,二人之间和秦王之位的联系依然差着十万八千里 。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十二月,临潼王朱诚澯去世,享年40岁,赐谥曰和僖 。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十一月和僖王庶长子朱秉欆袭封临潼王 。秦简王死后,秦藩一脉中和他关系最近的就是这位临潼王朱秉欆 。
秦府大宗又双叒叕绝嗣啦,这次馅饼砸到谁?
虽然从辈分上说,朱秉欆只是秦简王朱诚泳的从子(堂侄),但是大宗无人,只能由他进封秦王了 。可是朱秉欆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十月进封秦王,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七月便不幸去世,年仅22岁,赐谥曰昭 。
好在万幸中的万幸,秦昭王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3岁的庶长子朱惟焯 。由于朱惟焯年纪实在太小,朝廷也怕他活不到成年,因此让秦简王妃廖氏暂摄府事 。其实和僖王一共有3个儿子,除了秦昭王以外,另外二人分别赐名朱秉杊和朱秉椟 。但是从堂堂秦王府只能让王妃来管事来看,秦昭王的这两位兄弟应该也没有活到成年 。
由于名义上管理府事的朱惟焯年幼,秦简王妃廖氏又是女流之辈,秦藩宗室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永兴王府奉国将军朱诚浔带领一帮小混混闯入西安府仓,殴打监仓府同知郁敬修,强迫索要禄米 。廖氏让朱惟焯对其“告庙示惩”,朱诚浔却不服管教 。孝宗皇帝不得不颁下敕书强调朱惟焯的身份地位,称秦府“将军、中尉、仪宾之属敢有抗违者,具奏处治” 。
明朝|大明秦宣王朱怀埢:昨日破落户,今日人上人,一个镇国中尉的逆袭
文章图片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十月,10岁的朱惟焯终于袭封秦王,廖氏也算松了一口气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三月,朝廷分别追封朱惟焯曾祖父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和祖父临潼和僖王朱诚澯为秦王 。至于朱惟焯本人,也因为有“贤行”受到朝廷嘉奖 。
癸巳朔,秦王惟焯有贤行,陕西抚按官任洛等以闻 。得旨秦王忠孝尚义,贤德著闻 。既经勘实,照例写敕,遣官奖励 。仍令有司具彩币、羊酒,并给坊扁以示表异 。—《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