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满满都是干货,梳理北宋九帝,赵匡胤开国,赵佶、赵桓亡国
文章图片
第四位宋仁宗赵祯
赵祯,原名赵受益,公元1010年生于东京开封府,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为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赵祯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 。他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 。他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 。“为人君,止于仁”,“仁”就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赵祯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进封升王 。同年九月丁卯日,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赵祯善书法,史称其“天纵多能,尤精书学”,尤擅飞白体,《书史会要》称“埶遒劲,可入能品” 。宫殿门观,多为其飞白书题榜 。当时大臣的神道碑首,也多有其题字 。庆历三年(1043年)开展“庆历新政”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 。嘉祐八年(1063年)崩逝,享年五十四岁 。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群臣为其上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
文章图片
第五名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初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他幼年时被宋仁宗接入皇宫抚养,后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赵宗实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 。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 。”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宋仁宗逝世 。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 。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正式即位 。四月初二,大赦天下,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 。赵曙即位后继续任用宋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 。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赵曙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 。为广纳人才、为国选贤,赵曙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 。赵曙还非常重视书籍的编写整理,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赵曙,赵曙对此大加赞赏 。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 。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 。赵曙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 。司马光为了报答赵曙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赵曙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 。八月二十七日,葬赵曙于永厚陵 。
推荐阅读
- 金庸|郭靖发现襄阳城漏洞,第一时间报告给大宋相关部门
- 宋女士|你的快递我买了!上海快递员被投诉后,当面踩烂包裹怼客户
- 宋晓波|典型案例丨肖凡、周浩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艺术家|AI和区块链艺术家宋婷:加密艺术是数字原生市民的文化勋章
- 宋杰|部门充当“服务员”,企业拿到“军功章”
- 坐牢|林生斌会不会坐牢?宋祖德18年就质疑其行为,预言林生斌下场
- 宋水官|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多种需求“新电商”带来购物新体验
- 农产品|拼多多宋巍:打造兴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马云|前财经名记宋湘波走红,曾名校毕业前途无限,如今却靠捡破烂为生
- 宋湘波|他名校毕业才华横溢,曾跟马云同桌进餐,如今却靠捡破烂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