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一人守城万夫莫开,最后却为何叛变( 二 )


陈友谅先试了试抚州门,此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 。
而抚州门的士兵早有准备,他们把准备好的大石头、大木头向城下的敌军砸去 。
陈友谅的士兵爬不上去,气疯了,他们拿着手里的武器猛砍,愣是把城墙砍出十余丈的大口子 。
陈友谅感觉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却听见一阵枪声 。
原来抚州门的士兵拿出了火铳 。这个东西陈友谅很少用过,手下的士兵也被震慑住 。
抚州门的士兵靠着火铳,缓和了时间,赶紧把墙补上,此时朱文正的紧急军队也来支援 。
朱文正|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一人守城万夫莫开,最后却为何叛变
文章图片

陈友谅这次攻击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战况惨烈得超出他想象 。
缓和了几天,陈友谅又朝着新城门进攻 。
可是新城门的骑兵却极其骁勇,他们趁乱冲出来,耀武扬威地冲杀一阵后,又退了回去 。
陈友谅吃了瘪,只能望城兴叹 。
最后陈友谅又试了试洪都的水关,没想到又被烧红的长矛打了回来 。
此时的他十分狼狈,他从未想到,洪都如此难攻 。
朱文正一直表现得十分淡定,甚至淡定过了头,忘了把消息传给朱元璋!
直到洪都坚守了快三个月,实在守不住了,朱文正才派了个人去找朱元璋 。
朱元璋这才得到消息,准备返回洪都,不过人太多,赶不快呀 。
朱文正|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一人守城万夫莫开,最后却为何叛变
文章图片

洪都之战,朱文正誓死守城,既缓和了朱元璋返程的时间,也极大耗损了陈友谅的兵力 。
为朱元璋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论功行赏时,朱元璋问侄子想要什么,朱文正却十分谦虚地说:“叔叔当了皇帝,要是先赏赐我的话,怕是其他人会有意见 。”意思是你先给别人封赏再安排我吧 。
朱元璋听了非常开心,他大大赏赐了其他开国功臣,唯独没有朱文正 。
朱文正呆了,自己只是客气一下,叔叔怎么还当真了 。
其中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 。
那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属意的太子,就是长子朱标 。
但他又想起之前自己当亲儿子培养的朱文正,心里不禁犯了难 。
如果给朱文正封侯太高,以后说不定会危及太子皇位 。
朱元璋只能慢慢防着朱文正 。哎,真是伴君如伴虎 。
朱文正|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一人守城万夫莫开,最后却为何叛变
文章图片

朱文正哪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心有不忿,心胸狭窄,还意欲投靠张士诚 。
朱元璋知道后十分生气,大怒,几乎想处死朱文正 。
但马皇后舍不得当亲儿子看待的朱文正,于是一番劝解,才改为软禁 。就这样,一个战功赫赫,军事奇才的将才囚禁中结束了一生 。
这件事情给朱元璋心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连自己最放心、最得力的侄子都背叛自己,还有何人可以相信?
回望朱文正这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统,他不畏世人的眼光,韬光养晦,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
而自己的亲叔叔却过河拆桥 。当然另一边也有他的错,他不懂为人处事,性格乖张,即便不坏在这件事上,也会因其他事惹祸,他的悲剧注定是要发生的 。
所以要先做人再做事啊 。
【朱文正|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一人守城万夫莫开,最后却为何叛变】不知道观众有什么想法,欢迎三连下次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