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史:虎牢之战,李唐统一天下
关键词:李渊称帝、李唐统一天下
前因
李渊称帝:李渊建立唐朝之后,着手进行统一战争,必须要消灭的就是河南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 。
文章图片
▲飒露紫
趁着王世充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正面,李世民带人绕到王世充背后,想前后夹击 。没想到混战之中,李世民与部队失散,身边只剩下将军丘行恭一个人,坐骑也被射死 。
危难之际,丘行恭把马让给李世民,自己举着大刀步行护卫,连杀数人,这才冲了出来 。后来,李世民专门让人雕刻丘行恭救主的形象,放在昭陵,这就是“昭陵六骏”中唯一有人物形象的飒露紫 。
这一仗,李世民没能消灭王世充的主力,只是迫使对方退回洛阳坚守,双方进入长时间的围城战 。洛阳是隋朝修建的都城,加上王世充在这里经营多年,所以城防非常坚固 。唐军日夜围攻十多天,损兵折将,没有任何进展 。
强攻不成,李世民在洛阳城外挖下堑壕,断绝了王世充的一切对外交通,想逼迫王世充投降 。最后洛阳城内已经没有粮食了 。老百姓只能往泥里掺米糠,做成饼子充饥,城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王世充咬牙坚守,等待着窦建德的援军 。
文章图片
▲窦建德(573年~621年)
此时,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到达了虎牢 。腹背受敌,唐军内部产生了分歧 。一派主张“围城打援”,不放松对洛阳的围困,同时主力到虎牢迎战窦建德 。另一派则主张暂时退兵 。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围城打援”的建议 。李世民对众人说,虎牢地势险要,窦建德远道而来,如果贸然进攻,我们肯定取胜 。如果他不进攻,王世充肯定就坚持不住了 。
到达虎牢之后,李世民选500名精骑,由大将李世勣、秦琼、程知节率领,沿路埋伏 。李世民自己带着尉迟敬德等4人,骑马向夏军大营而去 。李世民故意让窦建德的哨兵看见自己,然后放箭射死了一个骑兵 。窦建德派出五千骑兵追杀,李世民故意放慢速度,吸引对方来追 。敌兵一进入伏击圈,李世勣等人一起冲出,杀死300多人,给了窦建德一个下马威 。
文章图片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
唐军坚守虎牢关,夏军一个多月没前进一步,人困马乏,士气衰退 。大臣凌敬建议窦建德,放弃虎牢,去攻击空虚的关中,这样李世民肯定会退兵 。窦建德身边有很多人收了王世充的贿赂,他们拼命劝谏窦建德不要放弃洛阳 。
窦建德也觉得自己要是不救洛阳,就会失信,搞不好还让人嘲笑自己害怕李世民,于是拒绝了凌敬的建议 。窦建德把军队摆在汜水东岸,连绵二十多里,一大早就派出士兵叫阵,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 。李世民则命令士兵不许出战,坚守阵地 。
文章图片
▲宇文士及(?~642年)
第三、王世充在洛阳城投降
到了中午,夏军已经疲惫不堪,士兵大多坐在地上休息,或者跑到河边喝水 。李世民觉得时机成熟了,命令大将宇文士及带300骑兵做试探,果然发现窦建德的军队毫无准备 。唐军主力立即出动,李世民率领骑兵一马当先,杀向了夏军 。
唐军突袭时,窦建德正在和群臣议事,所以前线没有指挥的将领,军队立刻乱作一团 。夏军骑兵仓促迎敌,结果让挤在一起的大臣挡住了路,等到准备好,唐军已经杀到面前了 。窦建德慌忙之中撤退,被唐军活捉 。失去了主帅,夏军有5万人向唐军投降 。
推荐阅读
- 李世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 李渊|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吗?事实正好相反
- 唐朝|从唐朝开始,李世民就派人寻找过黄河源头,其实黄河的正源在这里
- 李世民|周王皆有“天可汗”称号
- 李世民|比司马懿更能忍,装傻三十余年才登上了皇位,治国可比唐太宗
- 李世民|洛阳之战,李世民为何能一战灭双王?以三千精锐大破十万敌军?
- 李世民|决定唐朝命运的一战:李世民创造奇迹,一次消灭两个诸侯
-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不怪李世民,更不怪李建成,此人才是罪魁祸首
- 李世民|唐太宗依靠士族军团,开创了盛世,为何唐玄宗却引发了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