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十大君王,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刘阿斗!

在我们古代的历史上不乏那些英勇伟大的帝王,他们对世人的贡献、对历史的发展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是,历史上还有很多被低估能力的帝王,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大家认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被低估的十大帝王 。
1、刘禅——三国中智力被严重低估的皇帝,被后世人戏称为付不起的阿斗 。
乐不思蜀由此而来 。
刘禅|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十大君王,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刘阿斗!
文章图片

也有人指出,唐高宗根本没有昏庸之举 。在即位之前,曾参决朝政,颇得唐太宗称赞 。即位之初,也勤于国政,每日临朝,孜孜不倦 。他不仅能够遵循唐太宗的大政方针,而且也表现出了管理国家的才干 。具体表现在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 。他令长孙无忌等修成《永徽律》,还逐条对之进行注释,写成《唐律疏议》30卷颁行天下 。他在即位之初,鼓励臣下进谏,他自己也能很好纳谏 。他赏罚分明,对贪赃违法者坚决予以打击,不留一点情面 。褚遂良就是因为低价强买中书省翻译人员的土地,被左迁为同州刺史 。他维护了国家统一,讨伐西突厥,巩固了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 。他有过错,如容忍和支持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的残酷迫害,在对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处理上,也没有很好地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个昏庸之君 。用昏庸来解释武则天参预朝政的原因,显然是不妥的 。
刘禅|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十大君王,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刘阿斗!
文章图片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风眩症加重,曾想禅位给则天皇后,“使摄知国政”,正式临朝称制 。宰相郝处俊进谏说:“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 。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中书侍郎李义琰也附和郝处俊的意见,高宗无奈作罢 。如果说高宗不是昏庸之君,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但如果我们说他真是个昏庸国君,那么史书上描述他尊礼大臣,问百姓疾苦,称为“永徽之政,有贞观遗风”,这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所谓的唐高宗“昏庸”,至今仍是一谜,令我们左右为难,无法圆满解释 。
3、雍正——被误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和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相比,雍正呈现出如此冲突、多元、复杂而孤独,甚至混乱的面貌 。他的癖好个性、他权力来源的正当性、他的死亡、他的政治风格、他的政治遗产,都充满了各种彼此对立的评价,缠绕着诸多疑问 。而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更是无从知晓 。
刘禅|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十大君王,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刘阿斗!
文章图片

无疑,一方面是因为,他活在康熙和乾隆这两个盛世巨人的夹缝之间 。雍正王朝的13年(1722-1735年),犹如是两束巨大光环之间的史学阴影,也宛如两座巅峰之间被忽略的低谷 。另一方面是因为,汉人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诬陷,以至于这位皇帝要亲自编写一本书,为自己辩护 。而儿子乾隆下令销毁这本书,又徒然增加了世人对他和满清的误解 。
因此,他的一生,几乎是被涂抹上层层厚重脂粉,更加扑朔迷离 。而现代坊间电视传奇,更是将这些误解推向极致 。他变成风月皇帝、他的后宫充满了邪恶的阴谋 。处在康乾盛世的光环下,雍正以及他运转的帝国,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什么?而雍正本人,何以愿意承担责骂、罪名、讥讽,对帝国肌体进行更为超前的手术呢?
4、还原被唐朝抹黑的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 。一名英,小字阿麽 。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