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侍卫|刀柄在后、刀鞘在前,为何清朝侍卫“腰刀”反着佩带?好处太多了

导语:看过古装剧的人应该都知道 , 一般皇帝或者身份显贵之人 , 身边都会有几个侍卫 , 用来应对突发状况 , 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些侍卫的职责就相当于今天的保镖 。其中 , 皇帝的侍卫一般称为御林军 , 是所有侍卫中纪律最为严明 , 武功最为高超的 , 一般也只有御林军才能够在皇帝面前佩刀 。其次 , 就是一般的侍卫 。
不过 , 如果你熟悉清朝的历史 , 或者观看过描写清朝的影视剧 。你会发现 , 清朝的带刀侍卫和其他朝代的带刀侍卫 , 刀的佩戴形式是不一样的 。
清朝侍卫|刀柄在后、刀鞘在前,为何清朝侍卫“腰刀”反着佩带?好处太多了
文章图片

就像现在不能用手指人 , 不能让筷子对着人一样 。刀柄对人表示即将要抽刀于这个人决斗 。试想一下 , 带刀侍卫上朝保护皇上的生命安全 , 被认为是要与皇上决斗 , 是多么的可笑 。
【清朝侍卫|刀柄在后、刀鞘在前,为何清朝侍卫“腰刀”反着佩带?好处太多了】所以 ,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清朝干脆下令带刀侍卫的刀柄一律放到后面 , 佩刀放到腰后 , 以表示对皇上和王公贵族的尊崇 。那么既然佩刀有如此多的讲究 , 为何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朝代的佩刀都是刀柄向前、刀鞘向后 。难道这些朝代就不注重礼仪吗?
清朝侍卫|刀柄在后、刀鞘在前,为何清朝侍卫“腰刀”反着佩带?好处太多了
文章图片

其实 , 这种东西不能一概而论 , 每个朝代和每个朝代对于礼仪的评判标准不同 , 不能用清朝一家的标准来约束其他朝代的行为 。就像唐朝以胖为美 , 但到了明清时期 , 胖反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开始推崇以瘦为美 。这就是文化差异和统治者观念不同所导致的好坏定义的标准不同 。
还有 , 汉族人认为“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就是身上的所以东西都是父母给的 , 如果要私自除去身上的毛发就会被当作大不敬 。会受到人们的轻视 , 甚至还会受到惩罚 。
清朝侍卫|刀柄在后、刀鞘在前,为何清朝侍卫“腰刀”反着佩带?好处太多了
文章图片

结语:而满族人和蒙古人由于长期骑马打猎 , 太长的头发会遮挡视线 , 无法保证射箭的准确性 。所以 , 在清朝建立后 , 满族政府推出了“削发令” , 命令大清朝的子民要露出额头 。以改变汉族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 。
综上所述 , 清朝带刀侍卫独特的佩刀方式 , 是在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的情况下 , 受文化和统治者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既延续了满族人民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 又起到了维护礼仪的作用 , 有很多的好处 。所以 , 不需要将清朝的佩刀方式与其他朝代作比较 , 自己认可的方式 , 才是最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