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史君|“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

【品史君|“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增广贤文》又名《古今贤文》 , 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 。书中集结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 , 并不像其他古典书籍一样深不可测、晦涩难懂 , 而是由一些极为通俗的大众语言组织罗列而成 。在品史君看来 , 更像是一本民间流行“安身立命”的教科书 。
品史君|“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
文章图片

如果整日一副和善的状态 , 必然会有忙不完的人情世故 。今天你给这个开了个口 , 明天七大姑八大姨全部上门 , 一旦抹不开情面 , 那你也胜任不了这个官职 。其实这一点和“慈不掌兵”有点相像 , 太过仁慈不够强硬 , 字典里应该也没有“拒绝”两个字 , 门槛必然会踏得“稀碎” 。
情不立事
现代生活中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 谁和谁关系特别好 ,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做生意 。你一段时间不听说 , 再次听说的时候两个人闹掰了 。“亲兄弟明算账” , 这句话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一旦把利益建立在双方的感情之上 , 最终的结局也可想而知 。
品史君|“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
文章图片

其中这点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含义 , 不可以感情用事 。这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三国时期关羽被杀害之后 , 刘备调集所有军队对东吴发动进攻 。这并不是所谓的战略思维 , 仅仅是为了给二弟报仇 。最终兵败夷陵 , 自己于章武三年病逝于白帝城 。
仁不从政
这块并不是诸位所想的那样简单 , 什么当官之类的 , 真正的从政可代表着做“经国治世”的大事儿 , 它从根本上就是向着正义的 。当时鸿门宴的时候 , 项羽完全可以杀掉刘邦 , 可项羽觉得这种行为有点“不仁” , 决定放走他 。最终等来的结局是什么?项羽乌江自刎 。
品史君|“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
文章图片

细细品读项羽 , 这一点其实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在楚汉相争时 , 韩信在二者之间进行抉择 。当时他认为项羽太过妇人之仁 , 缺乏大局观 , 时常放虎归山 。因为项羽本身武功高强 , 盛气凌人 , 觉得战场上真正的杀戮才算胜利 。韩信最终投靠了刘邦 , 成就了一番霸业 。
品史君说
其实在品史君看来 , 仁、慈、善、义等品质都是现今时代的美德 , 并不是说不弘扬 。我们在弘扬的时候一定要明白邪与正、人和事的区分 。对邪恶的一面时要狠 , 在正义的一面时要善 , 这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忠义 , 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 , 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 , 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