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二 )


溥仪|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同时,在刺杀宋教仁之前,袁世凯的声望如日中天 。
无论是立宪派,还是洋人,乃至革命党人,都认为袁世凯是唯一可以安定国家的人物 。
昙花一现的曙光
清帝逊位,百废待兴,民国一度出现了曙光 。
1912、1913年时,北洋虽强,但尚受到各派制衡 。
相互制衡之下,国家一度出现曙光 。
1912年冬,第一次发生了全国范围的国会选举,议会政治已渐渐展开 。
1912、1913年时,新闻高度自由 。
当时的报纸,天天都有骂袁世凯的文章,不但批评他的政策,还翻他历史旧账,人身攻击 。
而且,当时的袁世凯,还不敢大肆倡导尊孔读经,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学校数量爆增,尤其是政法学校大量增加 。
而在实业上,民国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权,实业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历史上最接近西式民主的时刻 。
然而···这注定是昙花一现 。
此路不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