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刀|既是“人马俱碎”的骑兵杀手,陌刀又为何被历史所淘汰

陌刀者,唐军之利器也 。
关乎其形制,一没有实物出土考证,二没有军事典籍特别指出其样式 。唯有《唐六典》中提到的一句“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坐实了陌刀是一种长刀类的武器 。
但是陌刀有多长,样式具体长什么样,还是没有确切的文献和实物参照 。
2015年,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中,由专家复原的陌刀在样式上参照了宋代的掉刀 。不过这里出了两点错误:第一,宋代的掉刀按照《武备志》的解释是一种骑兵武器,而六典已经明确指出陌刀的使用者是步兵 。第二,六典中提到,陌刀乃是长刀,而掉刀则是一种长柄刀,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
陌刀|既是“人马俱碎”的骑兵杀手,陌刀又为何被历史所淘汰
文章图片

这就要追溯“人马俱碎”这句话的出处 。即《旧唐书·李嗣业传》中:
“嗣业乃脱衣徒搏,持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 。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 。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摧糜 。”
由文可见,人马俱碎,是作为李嗣业的定语出现的 。也就是说,所谓“人马俱碎”,其实说的是李嗣业个人的勇武,跟陌刀并没有什么关系 。既然如此,陌刀还算大唐的神兵利器吗?
陌刀是“骑兵克星”
根据《新唐书》的说法,唐军初用陌刀,是在天宝年间,于安西军开始推广 。
而军中用陌刀用的最好的,也正是李嗣业 。在高仙芝讨勃律的时候,李嗣业和中郎将田珍为高仙芝的左右陌刀将 。
唐军平叛安史之乱时,长安叛军将领李归仁以冲骑冲乱唐军,幸得李嗣业领其麾下两千多步卒手持陌刀和长斧如墙而进,一举反败为胜 。
也是因为这一仗,后来才会有人说陌刀是“骑兵克星” 。
陌刀|既是“人马俱碎”的骑兵杀手,陌刀又为何被历史所淘汰
文章图片

作为步兵武器,骑兵并不适合使用陌刀
不过在《新唐书·李嗣业传》中该段后面还有一句,即“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也就是说,李嗣业只是稳住了被冲乱的唐军,而真正胜利的原因是和回鹘精锐共同夹击的结果 。而李嗣业能挡住敌军的骑兵,是因为其勇猛所抬高的军队士气,而并非是拿着陌刀就能砍败骑兵 。
再之后,就再难看到有关陌刀步兵和骑兵作战的记录 。反倒是多出现在守城战斗中 。
《通典》曰:“又於城上以木為棚,容兵一隊,高長柄鐵鉤、陌刀、錐斧,隨要便以為之備 。若敵攀女牆踊身,待其身出,十鉤齊搭,掣入城中,斧刀助之 。”
除此之外,还见唐军将陌刀和弩箭混合使用 。
《通典》曰:“诸军弩手,随多少布列 。五十人为一队,人持弩一具,箭五十只,人各络膊,将陌刀棒一具,各於本军战队前雁行分立,调弩上牙,去贼一百五十步内战,齐发弩箭 。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 。”
从这里,就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陌刀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兵种出现,而是一种兼具多种职能的复合型兵种 。唐军使用陌刀者,还要会用弩箭和大斧大棒一类的武器 。野战时,常以方阵拒敌,先是雁型阵在阵前弩箭齐射 。待敌人来进之后像死士一般冲杀过去,如有后退者,斩立决 。
陌刀|既是“人马俱碎”的骑兵杀手,陌刀又为何被历史所淘汰
文章图片

这种构想的陌刀方阵并不符合常识
【陌刀|既是“人马俱碎”的骑兵杀手,陌刀又为何被历史所淘汰】被淘汰还是被革新?
由此可见,真正厉害的并不是陌刀,而是使用陌刀的士卒 。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陌刀单独被列出的篇幅并不多,而多是和大斧大棒一类破甲利器共同使用 。由此可见陌刀的一项职能——破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