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曾盛极一时的契丹,如今为何销声匿迹,连少数民族中都没契丹族?

“契丹家住云沙中 , 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 , 芍药牡丹相映红 。”
以上这段话 , 是来自于千年之前一首契丹风土民歌 , 契丹民族的豪情壮志 , 以及草原的秀美风景都在这首歌中描绘得如影似幻 , 有声有色 。可就是在歌声中这样豪迈的一个民族 , 却一直以来 , 都是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中原王朝的心病 。
契丹族|曾盛极一时的契丹,如今为何销声匿迹,连少数民族中都没契丹族?
文章图片

全盛时期的契丹发生在萧太后执政的北宋时期 , 可以说那时候的辽朝 , 是真正的与北宋割据天下 。并且 , 这样天下还是以辽朝为主 , 以宋朝为藩属 。按照耶律德的话来说就是:
"吾三千里举兵而来 , 一战而胜 , 殆天意也 , 观汝雄伟弘大 , 宜受兹南土 , 世为我藩辅 。"
当然 , 在他们建立了辽朝之后 , 辽国境内大量的游牧民族也都内附于了辽国中 。这些族人也由此成为了契丹的一部分 , 他们在与外界交流之时 , 已经是以契丹人自称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 这时盛极一时的契丹 , 已经不完全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概念了 , 而是一个国家的百姓对于政权的认同 。
因此 , 这时候虽说自称契丹人的数量众多 , 但实际上其中的很多人依旧还是保留着自己之前民族的习惯以及文化 。如果说契丹的政权可以在历史上保留得再久一些 , 那么这些自称为“契丹人”的民族也许是可以 转化为真正的契丹人 。
契丹族|曾盛极一时的契丹,如今为何销声匿迹,连少数民族中都没契丹族?
文章图片

但是到了辽天庆以及保大年间 , 契丹王朝的皇室开始昏庸无道 , 导致国力下降 。保大二年 (1122)的正月 , 金军攻克辽首都中京 , 辽皇帝天祚帝被迫流亡夹山 。那些“契丹人”中的少数民族 , 在还未完全对契丹人这个身份有认同感之时 , 就被迫换了主人 。
三、契丹人去哪儿了?
自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 , 契丹政权中大部分的“契丹人”其实并未是什么真正的契丹人 。在辽国灭亡之后 , 他们便恢复到了曾经的民族之中 。至于最早那一批真正的“契丹人” , 他们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3.1被女真族同化
金国攻下辽国之后 , 强硬地将契丹的贵族姓氏改为了女真姓 。比如说皇族的耶律姓氏被改为了移剌 , 后族的萧姓被改为了石抹 。并且这个姓氏也不是一直如此 , 到了明清时期他们还经历过一次改名 , 那时的女真人就是我们熟悉的满族 。
契丹族|曾盛极一时的契丹,如今为何销声匿迹,连少数民族中都没契丹族?
文章图片

他们将移剌改为了依兰氏 , 将石抹改为了舒穆禄氏 。清末时期 , 舒穆禄氏改为了舒氏 。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舒庆春就是脱胎于这个姓氏 。大家都认为他是满姓 , 但若严格来说 , 老舍先生的祖上很有可能是契丹贵族 。
3.2与汉族同化
除了被金国强硬留下的那一批 , 在辽国灭亡之后就四散而逃 。因为当时辽国的土地已经被金国征服 , 因此他们又许多跑到了南宋的 。又因为公元916年辽太宗耶律阿保机见过时曾效法过汉朝的刘邦与萧何 , 曾给契丹的贵族命名汉姓为“刘”和“萧” 。因此 , 为了隐没于汉人中 , 他们大多都将自己名字改为了“刘”和“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