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宋朝一农夫报官:牛舌头被人偷了,包公:把牛杀了卖,贼人自会来

包拯是北宋名臣,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鸣不平,被后世誉为“包青天”,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尊崇 。在河南开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北宋历代开封府尹的名字,包拯的名字最初也刻在上面,可是后来人们经常到石碑前缅怀包拯,久而久之把包拯的名字从石碑上抹掉了,只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凹痕 。
包拯|宋朝一农夫报官:牛舌头被人偷了,包公:把牛杀了卖,贼人自会来
文章图片

原来此人跟农夫素来不和,为了报复农夫,就偷偷把农夫家的牛舌割了,这样一来农夫家的牛就肯定活不成了 。看到农夫把牛杀了卖肉后,他就立刻来衙门报案,想要再次坑害农夫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其实是包拯和农夫的计策,将计就计,让贼人主动露出了马脚 。
宋朝对耕牛管理得十分严格,朝廷是严厉禁止私下屠宰耕牛的,如果农夫不是提前跟包拯打过招呼,那么他可能还真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而贼人却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以为可以趁此机会报复农夫,却不想中了包拯和农夫的计 。而包拯正是因为洞悉了贼人的这种心理状态,所以才巧妙地令贼人自己现出了原形 。
【包拯|宋朝一农夫报官:牛舌头被人偷了,包公:把牛杀了卖,贼人自会来】
包拯|宋朝一农夫报官:牛舌头被人偷了,包公:把牛杀了卖,贼人自会来
文章图片

包拯的智慧固然令人钦佩,不过他在历史上并不是以神断而著称,虽然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包公审案的故事,可实际上大多都是虚构出来的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其实是他的直言敢谏 。可是因为后世的人们对贪官污吏充满了痛恨,同时又对清官充满了渴望和期待,所以包拯才被塑造成了一个“日审阳夜审阴”的判官形象 。后来随着戏曲包公戏的流传,包公的判官形象也就变得更加的深入人心了 。

    推荐阅读